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赵绍祖

赵绍祖

1752—1833

清安徽泾县人,字绳伯,号琴士。年二十,受知于大兴朱筠,拔入县学,不久补廪膳生。曾参与《安徽省志》纂辑,在局五年,志成,条举件系,详赡有体。两署滁州训导,一署广德州训导,皆仅数月。又历主池州秀山、太平翠螺两书院。长于金石考证,著有《古墨斋金石跋》、《泾川金石记》、《金石文钞》、《安徽金石略》及《新旧唐书互证》、《通鉴注商》、《安徽人物志》等。

猜你喜欢

  • 李柱国

    西汉人。成帝时为侍医。成帝因国家藏书颇有散亡,使谒者陈农搜求天下遗书。后诏刘向等人分类校书,以其主校方技。

  • 鎏金

    古代传统金属工艺技术。把黄金锻成金箔,剪成碎片,在坩埚中加热至400℃左右,然后倒入汞,经搅动使金溶解于汞中,制成银白色泥膏状金汞剂,俗称“金泥”。将金泥涂在器物上,以炭火烘烤,使汞蒸发逸走,黄金滞留

  • 鸿口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即此。

  • 常璩

    东晋江原(今四川崇州东南)人,字道将。十六国成汉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他劝李势投降,晋封势为归义侯。著有《华阳国志》、《汉之书》(一名《蜀李书》,已佚)。

  • 租酒

    古代租税形式之一。据新疆吐鲁番北朝时高昌墓葬出土文书,高昌地区的田租,特别是僧道田租,有以酒代谷缴纳者,盖因其地广种葡萄而酿酒业发达及国家亦需要之故。

  • 大宗正府札鲁忽赤

    官名。蒙古国时,置札鲁花赤(断事官)会决庶务。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置二员,累增至十三员,后为大宗正府正官,从一品。世祖朝增至四十六员。后稍有减少,定制设四十二员,以诸王一人为长,称大宗正府也可

  • 上海机器洗衣局

    外商企业。清光绪四年(1878)由英商创办。规模不大,资本为五千四百六十两银。

  • 后唐愍帝实录

    后(後)书名。五代后周尹拙、刘温叟撰。三卷。记李从厚事。已佚。

  • 乌衣巷

    巷名。六朝时建康(晋改名为建业,后又改为建邺,今江苏南京)城内有乌衣巷,因三国吴时为乌衣营处所,故名。东晋时,琅邪王导、陈郡谢安、丹阳纪瞻等世家大族皆立宅于此,馆宇崇丽。时人把名流士人间交往称为乌衣游

  • 共和关键录

    书名。伍廷芳编,署名观渡庐。一册。编者为辛亥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据案头资料辑为专书。分四编,专辑南北议和文件、往来函电和会议记录。有1912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