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诏书

诏书

见“诏①”。

猜你喜欢

  • 西夏译经图

    西夏描绘翻译佛经的图画。刊于元木刻本西夏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卷首。绘僧俗人物二十五身,西夏文款识十二条。译场正中端坐主译人安全国师白智光,两旁列辅助译经者僧俗甲十六人,其中八名僧人有姓名题款,四人为

  • 或作童。旧指奴婢。多称家僮,又有僮仆、僮奴、僮隶、僮指等称谓。《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僮指,以别马牛蹄角也。”

  • 昌国卫

    明洪武十二年(1379)于昌国县(今浙江舟山市)置昌国守御千户所,十七年升为卫。二十年因废县,迁卫于浙江象山县南东门山(一作天门山)。二十七年因东门悬海,薪水艰阻,复徙至县西南后门山。跨山为城,周七里

  • 费侯

    即“益①”。

  • 徐自为

    西汉人。武帝时曾任光禄勋。太初三年(前102),奉命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旋为匈奴骑兵破坏。

  • 兵马都统府

    官署名。金天会元年(1123),沿辽制设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三年,改元帅府。正隆末,复升陕西统军司为都统府。大定五年(1165)又降为统军司。泰和六年(1206),升诸道统军司为兵马都统府,设兵马都

  • 二铢钱

    南朝宋铜钱。宋前废帝永光、景和元年(465)所铸。正面有“二铢”二字,背面有“永光”、“景和”、“孝建”三种。其时官钱每出,民间即仿铸,而大小厚薄皆不及官钱。其无轮廓不磨滤,外形似被剪凿者称“来子”(

  • 云南重九起义

    即云南起义。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云南革命党人密议举义响应。原订九月九日(10.30,重阳节)夜半开始行动,进攻省城昆明。因七十三标起义工作受阻,该标遂在李根源、李鸿祥率领下提前起义,攻入

  • 宣德少府

    官名。南齐置,郁林王文安太后三卿之一,掌宣德宫供御事务,职比少府。

  • 李势

    ?—361十六国时成(汉)国君。公元344—347年在位。字子仁。巴賨(或说氐)族。李寿长子。寿卒即帝位。改元太和。太和二年(345)弟大将军、汉王广以其无子,求为太弟。遂贬广为临邛侯,广自杀。荒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