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西山

西山

山名。(1)指今四川西部雪山。《新唐书·吐蕃传》:建中四年(783),唐蕃会盟约云:“剑南尽西山、大渡水。”(2)指太行山。《汉书·沟洫志》王横曰:“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3)指今山西永济市首阳山。《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史记》司马贞索隐:“西山即首阳山也。”(4)指今河北平山县房山。《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六年(920),王鎔“宇于西山,每往游之。”胡三省注:“镇州西山谓之房山。”(5)指今山西太原市西蒙山。《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嘉五年(564):周师及突厥逼晋阳,周人“从西山下,去城二里许”。《读史方舆纪要》:“《隋志》晋阳有蒙山,或以为西山。”

猜你喜欢

  • 霍集斯

    1710—1781清新疆吐鲁番人。维吾尔族。居乌什,任阿奇木伯克。乾隆二十年(1755)设伏擒准噶尔首领达瓦齐献清军,奉命偕布拉呢敦归叶尔羌。二十二年布拉呢敦、霍集占叛。诱擒未获,遣子陈进兵路线,诏封

  • 仁和县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钱江县置,治今浙江杭州市。与钱塘县同为杭州治。南宋时,与钱塘县同为临安府治(今杭州市)。元、明、清同为杭州路、杭州府治。1912年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

  • 清河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始置,初属北京苑马寺。十八年,随该寺并入太仆寺。掌蓄养马匹,以备军需。设监正一人,正九品;监副一人,从九品;录事一人。下辖顺义、长春、咸和、驯良四苑,苑设圉长一人,从

  • 苏禹珪

    895—956五代高密(今属山东)人,字玄锡。家世儒学,以五经中第。后晋时,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后汉初,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高祖临终,与苏逢吉、杨邠同受顾命,辅立隐帝。性谦和纯厚,虚襟接物。后周初,加守

  • 蜀黍

    高粱。又称蜀、秫、芦穄、芦粟、木稷、荻粱。始见于晋张华《博物志》卷四。以种来自蜀,形类黍,故名。这是高粱栽培的较早记载之一。

  • 母鸡

    一作㑄鸡。 古族名。 始见于明代记录。族源不详。清代分布于临安(治今云南建水)、开化(治今云南文山)、广西(治今云南泸西)等府。有少部分迁至东川府(治今云南会泽)。今定为彝族。

  • 王湛

    249—295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处冲。王浑弟。少有识度,少言语,兄弟皆以为痴,不交当世。兄子济轻之,无子侄之敬,及闻之解《周易》,剖析玄理,皆济所未闻,乃肃然起敬,比于“山涛以下,魏

  • 韩千秋

    ?—前112西汉颍川郏县(今属河南)人。武帝时为济北相(一说济南相)。元鼎五年(前112),南越丞相吕嘉反,自请斩嘉以报。武帝遣其将卒二千人前往。兵入南越,连获小胜。后被诱深入,至离番禺四十里处遭伏击

  • 汉书集解

    书名。东晋蔡谟撰。一百一十五卷(从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说)。集东汉应劭以来注班固《汉书》之文而成。久佚。今《汉书》颜师古注中引有其文。

  • 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

    书名。作者不详。抄本。记清咸丰三年(1853)上海小刀会起义前后活动颇详,收录起义军布告较多,并涉及上海小刀会起义时部署、主张、政策以及斗争等情况。收入《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