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行走

行走

清代特殊的官制用语。(1)凡以原官受命在不设专官的机构入直供职,即称在某处或某官上行走。如南书房行走、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章京上行走等。(2)京官在未授实缺之前分发至各该衙门练习试用,称“分衙门行走”。如庶吉士散馆以中书、主事用者,荫生以司员、小京官用者,均先分衙门行走,待练习试用期满,并经该衙门堂官奏留,始准留补实缺。此外,丁忧回旗之外任满洲、蒙古人员,以及京察调部、捐输议叙、特旨拣选部用等项人员,亦有分衙门行走之例。(3)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特设之官职。如总理衙门设有“大臣上行走”一职,由内阁,各部院满、汉堂官内特简兼任,以别于由军机大臣特简兼任之“总理衙门大臣”。(4)在个别情况下,也泛指在设有专官之衙门及专任官上供职办事。如“大学士上行走”、“理藩院员外郎上行走”等。

猜你喜欢

  • 五叔

    周文王的五个儿子。即管叔鲜、蔡叔度、成叔武、霍叔处、毛叔聃,见《左传·定公四年》杜预注。

  • 成宪纲要

    书名。元法令类编。已佚。《永乐大典》卷一四六八六至一四六九五收录该书十卷,分载“吏礼”、“户杂”、“刑名”、“兵工”各项,略可知其编辑体例。《永乐大典》卷一五九五《元漕运二》收录该书自至元三年(126

  • 誊录所

    见“誊录院”。

  • 云峰集

    即“云峰胡先生文集”。

  • 袁悦之

    ?—389东晋梁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或名悦,字元礼。始为冠军将军谢玄参军。后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所亲信,每劝道子亲揽朝政。时中书令王国宝与道子擅权,国宝使他致书与太子母陈淑媛,称颂国宝忠谨。孝武帝知其

  • 后党

    晚清统治阶级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政治派别。光绪十五年(1889)慈禧名义上撤帘归政,实则仍握朝中大权。支持慈禧太后的官僚形成了事实上的后党集团,与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对峙,其成员或为满洲贵族,或为掌

  • 贵州反正

    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和云南独立后,贵州陆军小学堂和新军中的革命者即谋举义。自治学社张百麟等亲入抚署,要求巡抚沈瑜庆“和平独立”,沈拒绝,且与宪政派合谋“贵州自保”,拟逮捕张百麟等。自治学社决

  • 张既

    ?—223三国时冯翊高陵(今陕西高陵西南)人,字德容。出身寒门,少为郡吏。举茂才,曹操任为新丰令。建安十三年(208),说马腾及子超归操。后以功迁京兆尹,在任招怀流民,兴复县邑。后出为雍州刺史。又从操

  • 旧国

    渤海国前期首都。在今吉林敦化城东郊敖东(一作鄂多理)城。遗址呈长方形,有内外二城。唐天宝十四载(755),移都上京龙泉府。

  • 濂学

    理学的一派。以北宋周敦颐为首的学派。因其原居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濂溪,故名。代表人物还有程珦、胡宿、周文敏等。对“新学”态度游移,与“蜀学”有某些思想联系。对“闽学”有一定影响。以“太极”为最高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