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族名。又称南蛮。古代对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先秦古籍中称为“六蛮”、“八蛮”或“百蛮”,又通称“南蛮”。分布于楚国西北部,多住于深山峡谷,无统一语言。尊奉槃瓠,流行槃瓠之传说。以种植水稻谷物为生,手工业亦较发达,以金银做兵器、装饰,用虎皮作衣楯。性勇悍,擅长弩射。自魏晋南北朝以后,遍及今湘、鄂、豫、皖、赣、川、黔、滇、桂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区。②旧时泛指四方少数民族。蛮中 春秋时戎蛮居地。在今河南汝阳县东南。《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新成:“蛮中,故戎蛮子国”。《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城:“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左传》成公六年(前585):“陆浑蛮氏侵宋。”杜预注:“河南新成县东南有蛮城。”

猜你喜欢

  • 固三泰

    ?—约1646清满洲镶蓝旗人,纳喇氏。初归附后金,娶太祖女,为额驸。天命七年(1622)从征广宁有功,授副将世职。十一年任镶蓝旗固山额真。天聪元年(1627)从攻朝鲜。三年从攻明,取遵化,下滦州。五年

  • 怀远大将军

    官名。金始置。为从四品武散官,元升从三品。明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

  • 白民

    ①古族名。传系东南夷之一支。其民白身披发,其地有类狐异兽曰“乘黄”。《天宝实录》记白民国后裔披发裸身,前胸刺花,画紫粉于二目下,去门牙二颗,以之为美。据此,可推想其先民之状。一说,白民系居住在长白山一

  • 群头

    明代于民养官马地区佥发民户充当之一种职役。洪武二十八年(1395)规定,南京附近马五匹为一群,立群头一人。永乐十四年(1416)规定,北方马十匹立群头一人,掌管本群牧养之事。

  • 假相国

    官名。亦称假相。战国赵置,代理相国。

  • 鲜于侁

    1019—1087北宋阆州(治今四川阆中)人,字子骏。景祐进士。调栎阳主簿,历仕州县。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擢转运副使兼提举常平等事。时推行新法,他拒不散青苗钱,其余诸法则平心处之;又械治贪吏,不

  • 大礼五使

    官名合称。亦称南郊五使。五代、宋代皇帝亲行祭祀、大礼时临时设置,事讫则罢。唐穆宗长庆以后,设礼仪使,以太常卿为之,大礼使以御史中丞为之。五代后梁以河南尹为大礼使,分置礼仪使、仪仗使、法物使。后唐始置五

  • 统带

    官名。清末新军军官之一种。时新军统带一标(团)之长官称统带,亦称标统。又清末禁卫军亦遵新军之制,每标署统带官一人。

  • 弟子

    ①学生。《论语·先进》:“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②泛指为人弟为人子者。《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③泛指年轻人。《仪礼·乡射礼》:“命弟子纳射器。”郑玄

  • 英明汗

    即努尔哈赤。后金天命元年(1616)诸贝勒尊其为“覆育列国英明汗”,简称英明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