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蕃汉官

蕃汉官

西夏官制。景宗元昊称帝前立官制,设文武班,其制多与宋同。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任,另有专授蕃人(党项)的官职,以蕃语称呼。军队系统各监军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以党项贵族担任,其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许蕃、汉并任。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置尚书令,改宋二十四司为十六司。毅宗谅祚奲都六年(1062),汉官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

猜你喜欢

  • 沈尹戍

    ?—前506春秋时楚国人。楚庄王之曾孙(一说孙)。官左司马。为政主张不误农时,使民休息,乃可用民抵御外侵。楚昭王十年(前506),吴大举侵楚,在淮汭舍舟登陆,自豫章与楚军夹汉水对峙。他向令尹子常献分兵

  • 举人乞恩选

    明代选拔官吏制度。始行于万历五年(1577)。无定期。凡乞恩就教的举人,经廷试成绩优异者,选授学正、教谕,稍次者授以训导。如缺不敷,可陆续候补。

  • 西园八校尉

    官名合称。东汉中平五年(188)置,领西园军,以镇压黄巾起义。八校尉即: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夔为右校尉

  • 米拉日巴传

    书名。全称《瑜伽自在尊者米拉日巴传》。明代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桑结坚参撰。成书于弘治元年(1488)。叙述西藏高僧米拉日巴一生苦修得道事迹。米拉日巴生当宋代,本书通过对他生平的叙述,记载了宋代西藏地区的

  • 台察

    官名别称。唐宋指御史台六察。明初沿称御史台。御史台废罢后,亦沿称都察院。

  • 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

    商办企业。由福建籍京官张亨嘉等倡议,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设,经商部奏准立案。举陈宝琛为主持总理,陈炳煌为驻局总理,黄猷炳等五人为协理。专招华股,筹办闽省铁路。反对日本干涉,聘用法籍工程师勘路

  • 盛彦

    西晋初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字翁子。少有异才。母失明,遂不应辟召,躬亲侍养。后仕吴,官至中书侍郎。吴亡,陆云荐之于扬州刺史周浚,本邑大中正刘颂举为小中正。太康中卒。

  • 镇守

    官名。明代派出总镇一方的武臣,均为总兵官或副总兵,称镇守某处总兵官或副总兵官。

  • 葭萌

    战国时苴(今四川昭化东南)侯。蜀王开明之弟。秦惠王更元九年(前316),他因同与蜀有仇的巴王友善,为蜀王所伐,他出奔巴,求救于秦。秦惠王命张仪、司马错伐蜀,灭之,继灭苴与巴。见《华阳国志·蜀志》。

  • 太子右谕德

    见“右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