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蔚州

蔚州

北齐置北蔚州,后废。北周置蔚州,治灵丘(今属山西),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六年(623)复置,侨治阳曲(今山西阳曲西南)等地,贞观五年(631)再移灵丘,天宝元年(742)徙治安边县(至德二载〔757〕改名兴唐,今河北蔚县)。辖境约当今山西灵丘及河北蔚县、阳原、涞源等地。五代改州治兴唐县为灵仙县。明洪武四年(1371)省灵仙县入州,属山西大同府。清康熙间复设蔚县为州治,属河北宣化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省县入州,1913年改州为县。

猜你喜欢

  • 宋应星

    1587—?明末奉新(今属江西)人,字长庚。万历举人。崇祯时历任分宜教谕、汀州推官、亳州知州。后弃官回乡,曾仕南明,卒于清顺治年间。著有《天工开物》,分门别类记述饮食、衣服、染色、制陶、采矿、兵器、舟

  • 会圣观

    即“天长观”。

  • 仆固振水

    仆(僕)在唐北庭都护府西北,金山(阿勒泰)之西。一说为乌伦古河,一说为哈��额尔齐斯河,一说为塔城市东之阔布克河,唐时葛逻禄部原在此游牧。

  • 珠绣

    最早用彩色丝线串以珍珠绣制而成,自唐代开始历代均有。现今所谓珠绣,系用彩色小玻璃珠绣制,以福建厦门最著名。约始于清光绪年间,最初由福建民间艺人用从捷克进口的小玻璃珠制作珠绣拖鞋,先在福建漳州试制成功,

  • 衷圣斋诗文集

    书名。清刘光第撰。二册。上册录刘氏所作诗,为诗集,原名《介白堂诗集》;收入《戊戌六君子遗集》时,略有增补。下册载刘氏家传、序表、书函、杂说等,为文集。前有高楷撰《刘杨合传》及梁启超作《刘光第传》。有1

  • 叶尔羌参赞大臣

    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 苏缄

    ?—1075北宋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字宣甫(宜父)。曾任广南西路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州。熙宁八年(1075),交趾郡王李乾德以宋拒绝贸易为借口,大举入侵,先后攻陷钦州、廉州。九年春,进围邕州。他

  • 茅门之法

    茅或作茆。春秋时楚国的法律。诸侯外朝在雉门外(“雉”通作“弟”,因讹作“茅”或“茆”)。《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荆(楚)庄王有茅门之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霤(檐下之地)者,廷理(执法官

  • 东平舒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今河北大城县;一说治今天津市静海县西钓台村。东汉属河间国,建安后为章武郡治。三国魏嘉平中改属河间郡。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

  • 庚戌制

    又称庚戌土断。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三月庚戌朔,大阅户口,令西北士民侨寓东南者,以所在土著为断,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严其法制,谓之庚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