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葫芦笙

葫芦笙

亦称葫芦丝。(1)傣族的吹奏乐器之一。以葫芦为共鸣器,插入簧管可奏旋律之笙,亦名匏笙。约形成于战国。是南方民族普遍使用的乐器。(2)彝族的吹奏乐器之一。多用于伴奏舞蹈。

猜你喜欢

  • 校景郎

    司天散官名。金代置。二十五阶之第二十阶,秩从八品上。

  • 索系兵器

    以绳索或铁链系一不同形状之重物或器械以击打之兵器。绳索以纯丝、人发、鹿筋、牛筋等合绞一处而辫之,手持一端为千斤套腕索。使用时执索链一端,用力将系物一端掷出,或击,或钩,以击杀敌人,如飞鎚、飞挝、飞钩等

  • 崇圣祠

    供奉和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祠宇。在今北京国子监街孔庙大成殿后。祠南向,有正厅五间,前有崇圣门,左右有东西配庑,四周有墙,成一独立院落。原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二年(1737)修缮时,将屋顶青

  • 四科

    ①四种举士科目合称。历代多有而名同实异。东汉左雄上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后黄琼奏增孝悌、能从政,合为四科。魏晋沿之。南朝宋泰始六年(470)置总明观,以儒、玄、文、史为四科。隋大业五年(609),

  • 殷墟甲骨文

    见“甲骨文”。

  • 乞烈宾

    即“吉里迷”。

  • 内务府三旗前锋营

    又名三旗包衣前锋营。清八旗兵制之一。乾隆十三年(1748)置。掌习解马、花马箭。由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护军内选充,为三营,每营四十人,设前锋参领、委署前锋参领、前锋校、委署前锋校(每旗各二人)、蓝

  • 奏裁

    古代处理政务的专用语。即奏请裁决。《新唐书·百官志三》:“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大事奏裁,小事专达。”宋制,凡各级官府遇疑案、要案,以及大理寺奉旨审讯案件,均须奏裁。

  • 白衣道

    道名。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白衣为今傣族先民。白衣道,指今广西右江之外,包括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至越南莱州省北部一带的傣族居住区。

  • 穆敬远(Joao

    Mourao,1681—1726)葡萄牙人,字若望。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康熙间来华传教,与贝子允禟过从甚密,曾替允禟向俄使郎喀致送厚礼。雍正元年(1723)允禟发配西宁,乃跟随前往,阴为允禟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