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莒父

莒父

春秋鲁邑。在今山东莒县境。《春秋》定公十四年(前496):“城莒父”。《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皆即此。

猜你喜欢

  • 干支纪时法

    历法术语。用干支记录时序的方法。《汉书·艺文志》中有“甲夜”名称,魏晋将一夜分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五段。此制度最晚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与此同时或稍早年代,把日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表示。

  • 山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山东司。(1)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山东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山东部而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度支、金、仓等四科治事。兼掌在京锦衣等三卫及辽东都司之俸饷

  • 出棚

    科举考试用语。清制,各省学政三年任内要巡回各府、直隶州进行科考、岁考及院试。除以其驻地衙门为该地考生的考场外,其余各府、直隶州皆设有考棚,学政分期前往考试,称为“出棚”。

  • 协律郎

    官名。北魏置,先为从五品,后为正八品。又有协律中郎,位其上,从四品下。北齐为太常寺属官,二人,八品上,掌监调律吕音乐。隋唐沿置。宋置一人,从八品,掌乐律,又负责指挥大祭祀及宴享时奏乐。辽南面官亦置。金

  • 郑元庆

    一作郑庆元(《碑传集》)。清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字芷畦,又字子余。善治经学,与万斯同、毛奇龄、胡渭等交往甚密。雍正间卒。所辑《行水金鉴》,载河、淮、汉、江、济、运诸水之变迁及漕运等有关历史资料。另著

  • 元嘉历

    历(曆)古历名。又称《建元历》。南朝宋何承天造。元嘉二十年(443)书成,上奏文帝,言及新历优点为以盈缩定其小余而正朔望之日。文帝令太史令钱乐之检定后,于二十二年推行全国。何承天所测五星会合周期的数值

  • 中仪

    唐代礼部员外郎的别称。

  • 少正

    官名。(1)春秋时鲁、郑等国置,时称执掌国政的正卿为大正,少正即位在正卿之下的卿官。(2)唐时渤海国中正台属官,员一人。

  • 钱谷(榖)

    清代官府中办理钱粮事务的幕友称钱谷,俗称钱谷师爷。

  • 又作鮌、��。相传为夏禹之父。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今江苏赣榆西南)。或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