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茹溪

茹溪

战国楚水名。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南,东北流注于澧水。《战国策·楚策四》:“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

猜你喜欢

  • 刘京

    ?—81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母阴后。建武十五年(39),封琅邪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深为明帝爱幸。赏赐殊异。性骄奢,好修宫室,穷极侈巧,殿馆璧带皆饰以金银。卒谥孝王。

  • 南宕渠郡

    南朝宋置,以在故宕渠郡西南得名。治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北)。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蓬安等县地,梁代缩小,隋开皇初废。

  • 漂渝津

    在今天津市海河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四年(338),后赵石虎攻段辽于令支,使王华“帅舟师十万出漂渝津”,即此。

  • 五院御史

    官名合称。唐代指御史台之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李绰《尚书故实》:“台仪自大夫以下至监察,通谓之五院御史。”

  • 塔尔巴哈台

    清新疆政区。乾隆中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以原伊克明阿特部牧地置。乾隆二十八年(1763)设治于雅尔(今哈萨克斯坦乌尔扎尔)。后二年移治塔尔巴哈台之楚呼楚(今新疆塔城市),又二年筑城,汉名绥靖。驻有以参赞大

  • 外务部参议

    官名。清末外务部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办章京设。正四品,左、右各一员,请简。掌审议法令。

  • 曹摅

    ?—308西晋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字颜远。调补临淄令。曾于岁夕放死囚归家,至期均还。因被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齐王司马冏辅政,以为记室督,劝冏选才进贤,高揖归藩。冏不纳。转中书侍郎,为

  • 后校令

    后(後)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大匠属官有左右前后中校令丞。主领工徒掌修作事。据《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前77),孝文庙正殿火,“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日成”。五校即左右前后中校。成帝阳朔

  • 格致余(餘)论

    书名。元朱震亨撰。一卷。成书于至正七年(1347)。医学理论著作。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名其书。书中载《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等医论四十余篇,重点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治

  • 达海

    ①(1595—1632)清满洲正蓝旗人,觉尔察氏。通晓满汉文字,后金与明、朝鲜、蒙古往来文书,多出其手。天聪初入值文馆,翻译汉文书籍。天聪六年(1632)更定满文字体,增十二字头,加圈点,称新满文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