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茶经

茶经

书名。唐陆羽撰。三卷,十篇。“一之源”,记茶的生长与特征;“二之具”,记采茶所用工具;“三之造”,记采茶的季节、时刻、晴雨等;“四之器”,记茶的加工及用器;“五之煮”,记蒸煮的方法;“六之饮”,记饮茶品尝之方;“七之事”,记历史上嗜茶之典事;“八之出”,记茶的产地;“九之略”,简述从造具到品尝过程;“十之图”,统上九类,写于绢素张之,非别有图。为中国最古的茶叶专书。有《百川学海》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音官

    官名。西周置。掌理音律。《国语·周语上》:“瞽帅,音官以风土。”韦昭注:“音官,乐官。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

  • 静明园

    清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一。位于北京西玉泉山。辽、金曾在此处建行宫,元代建昭化寺,明代建上、下华严寺,清顺治二年(1645)重修,改名澄心园。康熙十九年(1680)增修建筑多处,三十一年改称静明园。乾

  • 安徽师范学堂中国史讲义

    范(範)书名。清末徐经纶撰。三册。首《通论》六篇,论史官建置、史书体裁、地理人种大略等。继分《上世期》、《中世期》、《近世期》,以封建正统史观,叙上古迄明亡历史。仿纪事本末体,厘为八十四课,期以二年卒

  • 野禁

    古代乡间规定予以取缔的活动。目的为确保农时,进行生产。《礼记·曲礼》有“入竟(境)而问禁”之语。《吕氏春秋·上农》提出“野禁”有五,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 五院司

    官署名。辽代置,属北面官。管理五院皇族的机构。

  • 圣学会

    清末维新派组织。全称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初七日(1897.4.8)在桂林成立。康有为、唐景崧、岑春煊、蔡希邠等发起,以尊孔教、传圣道、育人材、救中国为宗旨。会章规定五项要务:仿外国每七

  • 厘金

    即厘捐。旧中国的一种额外商业税。清咸丰三年(1853),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大臣雷以诚采纳幕客钱江建议在扬州举办厘捐,分两种:一称行厘(又称活厘),即通过税,抽之于行商;一称坐厘(又称板厘),是交易税,抽

  • 奉化县

    ①隋初以阴石县改置。治今广西容县。属永平郡。开皇十九年(599)改名普宁县。②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治今浙江奉化市。属明州。宋属庆元府。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奉化州,属庆元路。明洪武二十年(

  • 长平县

    西汉置。治今河南西华县东北。西晋以后屡有废置。北齐移治西华故城,在今河南西华县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鸿沟县,大业初改为西华县。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属陈国,西晋属颍川郡,南朝宋及北魏至北周属陈郡。

  • 杨潮观

    1710或1712—1788或1791清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字宏度,号笠湖。乾隆举人。曾任四川邛州知州,在传说卓文君故址建吟风阁,以演唱戏剧,作有杂剧《荀灌娘围城救父》、《寇莱公思亲罢宴》等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