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苻生

苻生

335—357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公元355—357年在位。字长生。氐族。苻健第三子。皇始五年(355)继帝位,改元寿光。在位期间,擅杀无辜,残害百姓,酗酒不问政事。寿光三年(357)被苻坚、苻法等率兵入宫废为越王,旋处死。

猜你喜欢

  • 黄冠

    道士别称。因道士所戴束发之冠,用金属或木质制成,其色黄,故称。一说唐人李淳风之父播,任隋高唐尉,后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

  • 春明梦余(餘)录

    书名。清初孙承泽撰。七十卷。承泽字耳伯,号退谷,益都县(今山东青州)人,一说顺天(今北京)人。明崇祯进士。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春明”为京都的通称。所记为明代都城故实,包括建置、形胜、城池、畿甸、城

  • 通鉴注商

    书名。清赵绍祖撰。十八卷。卷一至十七,对胡三省《通鉴注》中的错误及当注未注者,均一一为之订讹、补遗。先引《资治通鉴》正文,次列胡《注》,然后作者加按语为之驳正,并注明所据材料出处,共五百四十四事。又胡

  • 召陵之会

    ①春秋时齐、楚之会盟。齐桓公三十年(前656),桓公召集鲁、宋、陈、卫、许、郑、曹等国之师进攻蔡国。秦战败,桓公即挥师攻楚,与楚大夫屈完会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结盟而还。②春秋时晋定公与诸侯之会盟。

  • 归脤

    周代分颁祭肉之礼。脤为祭祀社稷宗庙之肉,盛于蜃器。天子祭毕,分赐同姓诸侯,以示同受鬼神佐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春秋·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 满洲缺

    清代文职官缺之一种。亦称满缺、满洲官缺。指额定由满人补任之官职。凡内外文官之缺分为六种:宗室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汉缺。满缺,专指为有满洲旗籍身份之官员所设额缺。京官除顺天府府尹、

  • 马礼逊教育会

    清道光十六年(1836)西方传教士为纪念已故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广州设立。以建立和资助学校,传播西学,推广西式教育为宗旨。十九年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校,接收中国儿童就读。

  • 剥麻

    官场用语。宋制,大臣有罪,先授以宫观使等闲散职位,再由台谏官上章弹劾,皇帝批准,宣读处分诏令,渐次贬降,俗称剥麻。

  • 客卜帖兀勒

    蒙古语,意为卧者。蒙古怯薛中的夜间警卫,即宿卫。成吉思汗建立万人怯薛,中有一千人充客卜帖兀勒,入夜后警卫大汗斡耳朵。规定夜间任何人不得于客卜帖兀勒中穿行,不得询问客卜帖兀勒数目。

  • 张溥

    1602—1641明苏州太仓(今属江苏)人,字乾初,改天如,号西铭。师事徐光启,少时嗜学,所读书必手抄七遍,名读书处为“七录斋”。诗文敏捷,与同里张采齐名,号“娄东二张”。崇祯二年(1629),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