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苏辙

苏辙

1039—1112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洵子。嘉祐进士,复举制科。熙宁变法,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力陈青苗法不可行,遂出为河南府留守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应天府签书判官。元丰中,兄轼因作诗被指为讽刺新法得罪,坐谪监筠州盐酒税。哲宗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改右司谏,劾新党宰执蔡確、章惇等。历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1)拜尚书右丞,次年进门下侍郎。哲宗亲政,落职知汝州,复责雷州安置。徽宗时,提举宫观,致仕。其文汪洋澹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合称“三苏”,为“蜀学”重要人物。主张三教合一。其学有道家神秘主义色彩。著有《栾城集》、《春秋集解》、《诗集传》等。

苏辙

猜你喜欢

  • 术视

    战国时人。秦将。秦昭王元年(前306)伐楚,为楚将昭雎战败于重丘(今河南泌阳西北)。见《战国策·楚策二》。

  • 沈度

    1357—1434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民则,号自乐。洪武中以文学举,不就。坐累谪云南,为岷王所重。永乐初,因善书法选入翰林。历检讨、修撰、侍讲学士。楷书婉丽,为帝称赏,比之王羲之。卒于官。

  • 守岐纪事

    书名。清张兆栋撰。一卷。张氏于同治元年(1862)五月任凤翔知府。是编自记在凤翔与起义回民作战始末。编年体。起同治元年初,迄同治三年末。亦记及太平天国陈玉成部事迹。是书较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简略。有

  • 吕中

    南宋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字时可。淳祐进士。教授肇庆府,除国史实录院检讨。上疏言当去小人之根,革赃吏之弊。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奏言人能正心,则事不足为,人君能正心,则事不足治。理宗嘉纳之。年老

  • 右主客曹

    官署名。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西晋置左、右、南、北主客曹,各设郎(郎中)。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东晋省并主客曹。北魏复置,或说属仪曹尚书。北齐省。

  • 墨卷

    科举考试用语。即指考生之答卷。因规定考生答卷均用墨笔,故名。明清考试官不得直接批阅墨卷,只能批阅誊录后的朱卷。参见“朱卷”。

  • 夷使档

    档案名称。清代军机处档册之一。汇抄有关清代藩属各国来使及其接待经过等情形。均为满文,但有汉文目录。

  • 弟子员

    汉代以在太学学习者为博士弟子员。《汉书·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迄于元始,百有余年。”明清用作对儒学生员之别称,亦称博士弟子员。

  • 目经大成

    书名。清黄庭镜著。三卷。庭镜,字燕台,福建人。初稿完成于乾隆六年(1741),经四次修改后,于乾隆九年定稿。上卷为总论,记述诸药外治章;中卷各论眼病十二因及眼病八十一症;下卷为类方。纲目分明,对病症及

  • 套板

    印刷术语。又称套印本。分色套印的书籍。通常为红黑两色套印,称朱墨本。也有多至四五色套印。北宋时,四川曾流行过一种青、蓝、红三色套印的纸币。元代《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黑色印注文,卷首灵芝图用朱墨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