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臧庸

臧庸

1767—1811

清江苏武进人,本名镛堂,字在东,号拜经。初师事卢文弨、后入阮元幕。元主持纂修《经籍籑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出自庸手者甚多。其学术精审,尝续其祖琳之《经义杂记》为《拜经日记》,王念孙极称之。撰《孟子年谱》,辨齐宣王、湣王之伪,陈寿祺叹为绝识。另著有《拜经文集》、《月令杂说》、《孝经考异》、《诗考异》、《尔雅古注》、《说文旧音考》等。

猜你喜欢

  • 武义郎

    武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西京作坊副使、东西染院副使、礼宾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

  • 虎门炮台

    建造在珠江入海口的防御工事。虎门位于珠江口,以虎山而得名,西有小虎山,东有大虎山,两山对峙,犹如巨阙;虎山内外重洋,而门当其最深处,为外洋进口船舶必经之门户。清康熙时筑虎门寨砖城,建南山、横档山等炮台

  • 台湾战纪

    书名。又名《瀛海偕亡记》。清洪弃父撰。二卷。卷上叙述乙未年(1895)台湾军民反抗日军侵占实况,至刘永福离台止。卷下纪录乙未至辛丑(1901)年间台湾人民浴血抗日事迹。均具参考价值。有光绪三十二年(1

  • 后魏书

    后(後)书名。(1)隋魏澹等撰。一百零七卷。隋文帝以为六朝南北政权参错对峙,各以本朝为正统;魏复分东西,隋实上承北周、西魏,而魏收《魏书》则以东魏为正统,故诏澹与颜之推、辛德源重撰。本书以西魏为正统,

  • 野王郡

    三国魏咸熙元年(264)以野王典农置。治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市)。《晋书·宗室·太原成王辅传》:“魏末为野王太守。”西晋废。十六国后赵复置,仍治野王。《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三年(328),赵主刘曜“分遣

  • 两汉蒙拾

    书名。清杭世骏撰。五卷。其中《汉书蒙拾》三卷,《后汉书蒙拾》两卷。对两书难以理解之辞语、典故、典章制度,按篇卷顺序,逐一加以注释。

  • 六谷番部

    又称六谷番众。吐蕃部落概称。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城外六条山谷间。部落自立首领,分左右厢,据地而治。接受宋朝封赐,抵御党项,北宋天圣六年(1028),党项首领德明取凉州,破诸部。余众归于唃厮啰。

  • 战国

    时代名。因当时秦、齐、燕、楚、韩、赵、魏七个诸侯大国称雄争霸,连年战争,故称为“战国”。西汉末刘向编《战国策》始作为时代名称。战国下限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中国止。其起始年代有多种说法:1

  • 推侈

    推或作雅、雖,侈又作移、哆、多,又称侯侈。夏人。桀臣。力大,能手格猛兽,生裂兕虎,助桀为虐。商汤伐桀,夏亡,为汤擒杀。

  • 晨门

    阍人别称。春秋置。掌早晚开闭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