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脾不主时

脾不主时

中医理论。系五行理论中的“土不主时”说在中医中的运用。“土不主时”说是将每年3651/4日分配于五行,各得73 1/20日;又分于四季,一季得91 5/16日。木、火、金、水分主春、夏、秋、冬四季的前731/20日,每季尚余18 21/80日。合四季之余亦得731/20日,为土所主。故“土不主时”实为不专主一时,而是通过每季末的18日余,合主四季之谓。中医将五脏配五行得肝木主春、心火主夏、肺金主秋、肾水主冬,脾无所主,通过18日余寄治四脏,称为脾不主时。《素问·太阴阳明论》解释脾得以主四脏、不专主时的生理原因为“脾藏(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高士宗释为“著,昭著也。(脾使)胃土水谷之精昭著于外”,以此为四脏之长。“土不主时”说始见于《礼记·月令》,“脾不主时”说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

猜你喜欢

  • 河中

    ①唐方镇名。至德元载(756)置河中防御使,次年升为节度使,治蒲州(乾元三年升为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领蒲、晋、绛、隰、慈、虢、同七州。其后辖境屡有变迁,长期领有河中府及晋、绛、慈、隰等州

  • 朱滔

    746—785唐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朱泚弟。初为卢龙节度使朱希彩帐下。及泚为节度使,说泚入朝,得继任卢龙节度留后。建中二年(781),李惟岳反,奉命讨之。次年,破惟岳于束鹿(今河北辛集东北)

  • 九归

    算学术语。除法口诀。唐代已出现简易除法。南宋末发明除法口诀。从二归的“二一添作五”起到九归的“逢九进一十”止共三十七句。后增为四十四句,即九归开始时的两句“九归随身下,逢九进一十”改为“九一下加一”等

  • 齐厉公

    ?—前816西周时齐国国君。公元前824—前816年在位。名无忌。齐武公之子。即位后暴虐无道,后被齐人攻杀。

  • 碣石宫

    战国燕国宫名。一作碣石馆、碣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燕昭王“筑碣石宫”。张守节正义:“碣石宫在幽州蓟县(今天津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

  • 五代史记纂误

    书名。北宋吴缜撰。原五卷。取欧阳修《新五代史》记事舛误,逐一驳正,凡二百余事。今本三卷。系清四库馆臣辑自《永乐大典》,只存一百一十二事,篇幅居原书强半。于薛居正《旧五代史》记事相互歧异之处,皆加列“馆

  • 河南县

    周雒邑王城,战国称河南,西汉置河南县。治今河南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东魏天平二年(535)改为宜迁县,北周复名河南县。隋大业二年(606)与洛阳县同移治新都,即今洛阳市。唐永昌元年(689)改为合宫县,

  • 引进使

    官名。五代置,掌臣僚藩属进奉礼物事宜。宋代属横班诸司使,乾德二年(964)令视左庶子。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为武臣迁转阶官,无职掌。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后为职事官,员二人,为引进司长官。

  • 右领军卫上将军

    官名。唐贞元二年(786)置,为右领军卫长官,位大将军上,一员,从二品。掌宫禁宿卫。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元丰改制前为三品,后为从三品。南宋多不除授,隆兴中复置

  • 宣徽院

    官署名。唐大历末已置,后分南、北两院,各置使一人,以宦官充使。五代迄宋,改用士人,亦分南、北两院,通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名籍,郊祀、朝会、宴享供帐之仪,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名物。宋南、北院虽共院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