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胥士

胥士

唐代*色役之一。由上户负担。唐初置公廨本钱,放债之利息作为俸料一部分。贞观十一年(637),取消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同防阁,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唐会要·诸司诸色本钱上》)。胥士年纳二千五百文,免本身课役。

猜你喜欢

  • 请举

    科举考试用语。又称请解。宋举人参加解试的一种手续。举人向州、府或转运司、国子监、太学等投纳家状,申请应举,称请举。请举获准,方可参加解试。

  • 右千牛卫大将军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右奉宸卫大将军而置,一员,正三品。贞元二年(786)添置上将军前,为右千牛卫长官。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皇帝受朝之日,领备身左右升殿列侍,亲射则率属以从。北宋置为环卫

  • 兑佃

    土地租佃权的转让。元代租佃官田的人户兑佃,由原佃人向本地官府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改立户名,立定文契。承佃人向原佃人交付钱钞,作为兑佃的代价,并到税务纳税。兑佃后,由承佃人依数纳租。民田佃户兑佃,田主如不

  • 郭进

    922—979北宋永宁军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历仕后晋、汉、周。宋建隆元年(960),为洺州防御使,充西山巡检,以备北汉。开宝二年(969),从征北汉,为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九年,为行营马步军都监,

  • 日月钱

    清咸丰三年(1853)上海小刀会起义后所铸之货币。正面为“太平通宝”,以上海小刀会起义后称号“大明太平天国”而名。背面为日月图案,日月为“明”,表示要恢复明朝之意。

  • 弘阳教

    亦作红阳教、宏阳教。明清时代秘密宗教。初创时称混元教。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时北直隶曲周人韩太湖(号飘高祖)所创,一说为山西洪洞人高阳所创。教义中宣扬“红阳劫尽,白阳当兴”的劫变思想。初多在京畿一

  • 广陵县

    秦置。一说战国楚置。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邗江县,大业初改为江阳县。后省入江都县。唐贞观十八年(644)分江都县复置江阳县,五代南唐复为广陵县。治今扬州市。北宋熙宁五年(

  • 信苴

    元大理总管段氏官号。系白语音译,意为诸王,或总管。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白人称其“诸王曰信苴”。忽必烈灭大理段氏,设大理都元帅府,仍以段氏子孙为总管,共十一任,每任总管,其姓名前均冠有此称。

  • 纲商

    明清盐商之一种。明万历以后,食盐运销实行纲法,凡运销纲盐之商人称纲商。与盐户直接交易,兼营收购运销,并世袭。参见“纲法”。

  • 忽都笃皇帝

    即“元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