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胡则

胡则

963—1039

北宋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字子正。端拱进士。历许田县尉、宪州录事参军、提举两浙榷茶、江淮制置发运使等。真宗时,因与丁谓善,擢三司度支副使。旋坐党丁谓,出为京西、广西转运使,复为发运使。乾兴元年(1022),又降知信州,徙福州、杭州。两召入朝,先后权吏部流内铨、权三司使。权三司使时曾通京东西、陕西盐法,人便之。后以兵部侍郎致仕。

猜你喜欢

  • 马士英

    约1591—1646明贵州贵阳人,字瑶草。万历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五年(1632),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因擅取公帑行贿,坐遣戍,流寓南京。十五年复

  • 文社

    明末士大夫文学、政治团体之总称。如复社、几社等。明亡后,其成员多投入抗清斗争。

  • 东京吏部下大夫

    官名。北周大象元年(579)置。东京(今河南洛阳)夏官府吏部长官,掌东京六府官员选举。正四命。设小吏部上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陛长

    官名。东汉置,隶光禄勋所属虎贲中郎将,为侍卫武官。左、右各一员,秩六百石。主应值宿卫之虎贲郎,朝会时在殿中侍卫。魏、晋亦置。

  • 判司簿尉

    官名合称。判,指军巡判官;司,指司理、司户、司法参军;簿,指主簿;尉,指县尉。

  • 敕授

    唐任官制度,三品以上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守五品以上及视五品以上称敕授。以上均由宰相商议,奏准后除拜。六品以下为旨授,由尚书省拟奏,文属吏部,武属兵部。元亦以六品至九品为敕授。

  • 张昪

    992—1077北宋韩城(今属陕西)人,字杲卿。大中祥符进士。累迁侍御史知杂事,因论事激直,指斥张贵妃及宦官杨怀敏,为仁宗所不悦,出知濠、庆、秦三州。至和二年(1055),拜御史中丞,论事仍无所畏避。

  • 营构将

    官名。北魏、东魏置。掌管京城宫殿营建事务。一说为营构都将省称。李遵自尚书度支郎迁此。

  • 五官副正

    官名合称。唐乾元元年(758)置,为秘书省司天台所置春、夏、秋、冬、中五官正之副职,各一员,正六品上。

  • 庙湾镇

    即今江苏阜宁县。原为盐场所在,又为滨海要隘。明初设巡司戍守。嘉靖中屡受倭寇侵扰。万历时添设游击驻防,并筑城。清设海防同知及游击于此,为淮安府要隘。明清时疏浚射阳湖地区诸水由此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