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胜朝殉扬录

胜朝殉扬录

书名。清刘宝楠辑。三卷。明末,史可法在扬州抗清牺牲,同时殉难者颇多。道光十八年(1838)刘氏应扬州地方官之命,搜集正史及地方文献、野史稗乘中有关资料,考核史公祠之应从祀者,忠义节孝祠之应补祀者,共载八百余人,资料较为完备。是明末扬州抗清斗争的重要文献。

猜你喜欢

  • 登仕佐郎

    官名。金代始置,为文散官,从九品以上。元代沿置,改从八品,敕授。明代为从九品,敕授。清代为文职从九品封赠。

  • 义仓

    ①置于民间的公共粮仓。因设于乡社,亦有称社仓者。发端于北齐之富人仓,每人每年交义租五斗,储之以备饥荒。隋开皇五年(585),文帝采纳长孙平之议,初置义仓。六年,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

  • 赵整

    十六国时略阳清水(今属甘肃)人,一说济阴(治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字文业。一名正。年十八,为前秦主苻坚著作郎。迁为黄门侍郎、武威太守。好直言,上书及面谏前后五十余事。坚宠信鲜卑贵族,幸嬖慕容垂夫人,宴群

  • 纳西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纳西(纳,纳西语意为大、黑;西,意为人、族)、纳、纳汝;他称麽些、摩梭等。主要分布于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周围各县亦有分布。人口277 750人(1990年)。其先民为南迁的古氐

  • 王广

    ①(?—251)三国魏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字公渊。王淩之子。因父罪牵连,被司马懿所诛,死时年约四十余。在才性论辩四派中,持“才性离”的观点,认为才能与德行未必一致,有德行的人未必尽善,有才能的人未必

  • 廷尉平

    官名。简称廷平,亦称廷评、廷尉评。廷尉属官,掌审理案件。西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因负责判案的廷尉史任重禄薄而增置,四人,秩六百石。或说分左、右,各一人。东汉唯置廷尉左平。魏、晋、南北朝去“左”字,皆

  • 杨岐珍

    1836—1903清安徽寿州(今寿县)人。咸丰三年(1853)随其父佐理本州东乡团练。旋入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击退李秀成军,解宝山围,升守备。后从克苏、杭,累擢游击,加参将衔。六年

  • 杨三星

    ?—1863又名杨三腥、杨兴。回族。清同治二年(1863)正月与飞刀马二等率绥定(今新疆霍城县治)回族兵民起义,攻塔尔奇(今霍城县境)。因惠宁(巴彦岱)等地回民未及同时行动,遭清军镇压,被捕遇害。

  • 趣报

    报纸名。(1)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1898.6.29)在上海创刊。原《苏报》主笔邹弢主编。刊载散文、诗词、花月新闻等趣味文字,每日随报附送小说附页一张。从第六号起,逐日摇彩,以广推销,最高销数达

  • 宗极

    魏晋时期的哲学用语。以江汉朝宗、星辰拱极的比喻,说明宇宙的本体、本源。“宗极”即“最根本”之意。裴頠《崇有论》:“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认为最根本的道是统括万有的,是宇宙的本体。沈约《神不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