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翰林侍读学士

翰林侍读学士

官名。北宋咸平二年(999),始置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其后,或以大臣为翰林侍读、翰林侍讲,不带学士;或为侍读、侍讲,不加别名。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官兼职,定为正七品。

猜你喜欢

  • 扬威将军

    官名。东汉末曹操置。为领兵之官。蜀、吴亦置。晋、南朝宋沿置,十六国前燕和北魏亦置。魏、晋、宋为四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从四品。清代为临时委派的军事统帅之一,品秩从原

  • 白芀镇

    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资治通鉴》: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伐蜀,李绍琛未至利州,蜀主帅王宗弼弃城引兵西归,王宗勋等追及宗弼于白芀,合谋送款于唐,即此。

  • 建中实录

    书名。唐沈既济撰。十卷。记事起大历十四年(779),止建中二年(781)十月。其修撰义例:史事本末必具,善恶必评,月必举朔,史官任免必书,太子卒称薨。已佚。

  • 太常寺

    官署名。北齐置。掌宗庙陵寝祭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设卿、少卿为长贰,领诸陵、太庙、太乐、衣冠、鼓吹、太祝、太史、太医、廪牺、太宰等署。隋唐沿置,所辖机构略有增减。唐龙朔二年(662)改称奉常

  • 六逆

    古代称违反道德规范的六种行为。指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见《左传·隐公三年》。

  • 蜀中广记

    书名。明曹学佺著。一百零八卷。分《名胜记》三十卷、《边防记》十卷、《人物记》六卷、《宦游记》四卷、《蜀中郡县古今通释》四卷、《风俗记》四卷、《方物记》十二卷、《神仙记》十卷、《高僧记》十卷、《著作记》

  • 武侯台

    战国魏国台名。相传魏武侯筑,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

  • 赞读

    官名。宋代始置。徽宗政和七年(1117)改原诸王府侍读而置,又资善堂亦设,职掌同旧制。明建文中增设资德院为太子官属,置此官。成祖即位废。

  • 高州蛮

    北宋羁縻高州土家族他称。乾德四年(966,一作三年),珍州刺史田景迁内附,酉水北界入施州。开宝元年(968)连岁灾沴,改高州,又名西高州(今湖北宣恩)。其土兵精悍,号忠义胜军。高州路 元至元十七年(1

  • 楮币

    宋称纸币为楮币或楮券。宋孝宗时,“楮币”二字入殿试策题,行用更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