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罗雅各

罗雅各

1590—1638

明时意大利耶稣会士。号味韶。万历四十六年(1618)随金尼阁离欧来华。天启二年(1622)进入内地,派往山西传教。崇祯时召入北京,与汤若望共同协助明廷修历法,编撰《崇祯历书》。著译有《哀矜行诠》、《测量全义》等。以病卒。

猜你喜欢

  • 河南程氏遗书

    即“二程遗书”。

  • 美阳县

    战国秦孝公置。治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旧武功西七里。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属右扶风。东汉永初五年(111)徙安定郡寄治于此。三国魏属扶风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扶风县东南秦斄县故城,为武功郡治。

  • 华胥赤子遗集

    书名。清方铸撰。二十卷。包括经说六卷,古今体诗十卷,文二卷,尺牍一卷,奏章一卷。书中收有为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起草之奏疏,由此可知新疆初建行省时之状况。有1922年刊本。

  • 佛光寺

    唐佛寺。位于今山西五台东北佛光山腰。原建于北魏,唐武宗时被毁。寺内东大殿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单层,木构建筑,殿宽七间,深四间。靠山坡筑高台为殿基。柱头上有大斗栱,外挑屋檐,内承梁架。殿内三十

  • 秦毓鎏

    1880—1937江苏无锡人,字效鲁。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发起组织青年会。次年主编《江苏》杂志,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军国民教育会)。三十年赴湘,参与组织华兴会,被推为副会长,与谋长沙起

  • 东昌路

    元至元四年(1267)升东平路博州置博州路,十三年更名东昌路。治聊城县(今市)。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和河北邱县等市、县。属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东昌府。

  • 司城

    官名。(1)春秋时宋国避武公讳改司空置,六卿之一。掌治城郭,执国政。《左传·襄公九年》:“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又《哀公二十六年》:“司城为上卿。”(2)春秋时郑、曹、陈等国置。执政。

  • 太学

    学校名。周始置,为王公贵族子弟学府,即大学,高于小学一级。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束发受教,学习成年人各种礼仪。西汉置为最高学府。汉武帝用董仲舒议建,传授儒家经典,以造就官僚人才。用博士为师。东汉沿

  • 宣抚司同知

    官名。元代地方行政机构宣抚司之职官。位宣抚使之下,协宣抚使掌司事。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宣抚司之职官。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正五品。有所辖之土兵及地区。世袭,其承袭事隶兵

  • 北部给事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北部曹之官员,佐理曹务,并负有监察之责。从三品上。《魏书·尧暄传》:“(吕)受恩为侍御中散,典宜官曹,累迁外都曹令,转北部给事、秦州刺史。”太和改制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