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緐阳

緐阳

一作繁阳或繁扬。春秋、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新蔡县北。《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庚緐阳”;《左传》襄公四年(前569):“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定公六年(前504):“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均即此。

猜你喜欢

  • 郡县农政

    书名。清包世臣著。作者自称“幼年曾习农事”,后不断搜集各家农说,并“断以今宜,要以能切实用为主”,于嘉庆六年(1801)编成此书。分辨谷(作物品种的识别)、任土、养种、作力(农作物栽培方法)、蚕桑、树

  • 崇文馆

    官署名。三国魏文帝始置。唐贞观十三年(639),东宫置崇贤馆。上元二年(675),避太子李贤讳,改称崇文馆。有学士、直学士,为太子属官,掌经籍图书,教授生徒。又设校书郎,校理四库书籍。后以宰相为学士,

  • 牛金星

    明河南宝丰人。天启举人。崇祯十四年(1641)投入李自成农民军,以智谋受信任。十六年克襄阳时创官爵名号,任左辅。次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任天佑殿大学士。入北京后议登极大典,上劝进疏。相传在李自

  • 墨家逻辑术语。是进行“说”、“辩”(推论)以“立辞”的原则之一,相当于逻辑推理中的条件、理由。《墨子·大取》:“(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墨子最早提出“明故”、“察类”(区别事物的类别和性质)

  • 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龙门古称阙塞,东汉始称龙门、伊阙,故又称伊阙石窟。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至唐,历四百余年,而以高宗

  •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次年开始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房屋、窖穴、栏圈多集中分布于聚落中心,约占地3万平方米。围绕居住区,有一条深、宽各约5—6米

  • 林衡署

    官署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为上林苑监属署之一。掌苑地内种植果树花木之事。置典署一人,正七品;署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洪熙中并入嘉蔬署,宣德十年(1435)复置。嘉靖时革录事。参见“

  • 勒方锜

    清江西新建人,字少仲。光绪元年(1875)任江苏按察使。三年迁广西布政使,五年擢福建巡抚。七年调任贵州巡抚,旋改东河总督,未赴任以病免。

  • 陈邦傅

    ?—1652明末清初浙江绍兴人,字霖寰。隆武朝为平蛮将军,授都督同知。永历初,以拥戴功封庆国公,与马吉翔、王化澄等专擅朝政。时朝臣树党相攻,遂迎忠贞营屯浔南,欲借李锦、高一功之力,不成;又谋通孙可望,

  • 南宫舍人

    官名。礼部郎官别称。唐代礼部郎中因掌尚书省文翰,遂有此称。宋代以后多沿用。礼部员外郎亦有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