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絫县

絫县

西汉置。治今河北昌黎县南。属辽西郡。东汉废。

猜你喜欢

  • 清议

    指由古代乡里、学校对官吏的批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舆论。春秋晚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东汉末,强宗豪族及官吏、名士、太学生,以风谣和品题的形式,奖褒同类,攻讦宦官,讥议时

  • 持至尸逐侯单于

    ?—195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名于扶罗,羌渠单于之子。原为右贤王。中平五年(188),羌渠为国人所杀,因得立为单于。灵帝末年,曾与白波黄巾联兵反抗东汉王朝。后欲归国,国人不受,立七年死。

  • 陪祀冠军使

    官名。清代銮仪卫之职官。顺治十一年(1654)设,汉二人,正三品。掌祭祀时陪祀。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掌步辇事。三十七年,又以一人掌库事。四十八年俱停。

  • 和硕贝勒

    和硕,满语意为“方”、“角”。“和硕贝勒”直译为一方之贝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与固山贝勒、旗主贝勒是同义语。天聪六年(1632)曾封两个非旗主之和硕贝勒,一为清太宗长子豪格,一为大贝勒代善之子萨哈廉

  • 晋昌县

    ①西晋惠帝置。治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属新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定襄县。②唐武德七年(624)改常乐县置。治今甘肃安西县东南。为瓜州治。大历十一年(776)地入吐蕃,大中时为张义潮所取。五代

  • 前汉匈奴表

    书名。清沈惟贤撰。三卷,附录一卷。据《史记》、《汉书》、《汉纪》、《资治通鉴》、《通鉴纲目》等有关资料,按年记叙西汉与匈奴在军事、政治、文化诸方面关系,详于军事。自高帝元年(前206)起,至平帝元始五

  • 解蔽

    《荀子》篇名。解,解除;蔽,“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也”(《荀子》杨倞注)。指排除主观之种种障碍因素,以准确反映客观实际。主观障蔽为感官遭到扰乱,如“厌(压)目而视”,“掩耳而听”;客观障

  • 江右书院

    见“明末四书院”。

  • 孙游岳

    399—489南朝宋,齐东阳永康(今属浙江)人,字玄达。初师事道士陆修静于缙云山《受三洞经》。在山凡四十七年,不与世接。宋泰始中奉明帝命,随修静至京。齐永明二年(484),主兴世馆,与朝臣刘孝标、沈约

  • 察罕蒙古尔

    土族语音译,意为白蒙古。青海互助及其毗连地区多数土族的自称。该地的察罕蒙古尔主要指阴山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