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或称禋祀。祭祀名。烧柴,上加牲及玉帛,升烟以祭。一说只加玉帛,取其精洁。多用以祭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猜你喜欢

  • 赵翥

    明河南永宁(今洛宁)人。以学行知名。洪武时历官训导,赞善大夫。官至工部尚书,奏定岁造军器之数及藩王宫城制度。洪武二十年(1387)改署刑部,不久致仕。

  •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日本援《中日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十一日(1896.7.21),由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与日方代表林董签于北京。凡二十九款,另附双方往复照会六件。主要

  • 宪政新志

    杂志名。留日立宪团体咨议局事务调查会机关杂志。清宣统元年八月一日(1909.9.14)发刊于东京。月刊。吴冠英主编。以推动立宪运动为主旨,以宣传如何建立咨议局和国会为主要内容,大量刊载各省咨议局议案大

  • 庶常馆

    官署名。明清翰林院所属机构,为庶吉士学习场所。明永乐二年(1404)始置。选新进士入馆学习,称为馆选。宣德五年(1430)命翰林学士充任教习。清沿置。初隶内弘文院,后改入翰林院。掌教习庶吉士满、汉文课

  • 云安军

    北宋开宝六年(973)以夔州云安县建为军。治云安县(今云阳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云阳县地。属夔州路。宋末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复置。二十年升为云阳州。

  • 一家之法

    明末清初黄宗羲用语。喻指君主专制制度,与“天下之法”相对。语见《明夷待访录·原法》。认为上古三代之法为公法,旨在协调天下人之私利。后世君主“独私其一人一姓”,视天下为己之“产业”,传其子孙。其所立之法

  • 桓云

    ?—360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云子。桓温弟。袭爵万宁男。历建武将军、义成太守,遭母忧去职,旋起为江州刺史,都督司、豫二州军事,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招集众力,志在足兵。卒赠平南将

  • 太子寺之战

    见“河州之战”。

  • 小野石根

    ?—778日本遣唐使节。大历十年(775,宝龟六年)任副遣唐使。后大使佐伯今毛人因病不能成行,乃改行大使事。十二年,赴唐。次年到达长安。同年归国途中遇风暴,与唐使赵宝英等一同遇难。

  • 苞桥

    苞亦作泡(《水经注》)。在今江苏沛县西跨泡水(即丰水)上。《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魏将步尼公屯留城(今沛县东南),引兵趋苞桥,“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魏以为宋兵大至,争渡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