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礼治

礼治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以礼治国,故名。与“法治”相对。《左传·桓公二年》:“礼以体政。”天子、诸侯、大夫、士,“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要求贵族各依其位遵守礼之规定,不得僭越,以协调内部关系。孔子大力提倡礼治,把统治者守礼与治民相联系,并把礼之适用范围从贵族扩大到被统治者。认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荀子把礼理解为人类物质欲求之“量度分界”,作出“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的论断。

猜你喜欢

  • 副贡生

    即“副贡”。

  • 六度

    梵文Staparamita(波罗蜜多)的意译。佛教名词。指六种从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的修行方法,为大乘佛教修习之主要内容,包括:一布施(指捐助钱财给寺院);二持戒(指节制欲望);三忍辱(指

  • 前藏

    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称前藏。1914年以前藏太昭(江达)以东旧康部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

  • 典丝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进贡丝织品的鉴定、标价、收藏及支出。

  • 葛仙宫

    葛仙为香业祀奉之神,因其祠所为香业公所。

  • 济源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轵县置。治今河南济源市。属河内郡,蒙古曾改置原州,寻复为济源县。1988年改设为市。

  • 马房仓

    明代贮存料草之仓库。隶御马监,用以饲养官马。

  • 许谧

    305—376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字思玄,一名穆。出身世族。博学有才章。初为郡主簿功曹史,选补太学博士。官至给事中、散骑常侍。外混世务,内修真学,曾师事杨羲,受《上清经》。后居茅山。传今紫阳观南

  • 蓬莱水城

    亦称备倭城。明代军事建筑。在今山东蓬莱市。洪武九年(1376)创建。城墙平均高7米,底厚12米,顶厚8米,周长2200米。初为土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甃以砖石。南有振阳门,与陆路相连。北有水门,

  • 凤凰山

    在今浙江杭州市旧城南。山形“有凤凰欲飞之象”(《太平寰宇记》),故名。山麓为唐、宋时州治所在。南宋定都临安府,扩建州治为大内(皇宫),凤凰山环入禁苑。山顶砥平,可容万马,为南宋御军教场。元末张士诚据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