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又称硙、䃺、䃀。一种谷物加工机械,可磨米、磨面。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史游《急就篇》。《说文解字》:“硙,䃺也。从石,岂声。古者公输班作硙。”战国时期已使用,西汉进一步推广;东汉基本普及。隋唐结构已很完善。西晋出现牛转连磨;南北朝出现以水为动力的水磨;元代更出现了水转连磨。元代还出现两船间设一大水轮,带动两个船上的磨转动的船磨。元《王祯农书》对各种磨均有详细记载。

畜力磨

猜你喜欢

  • 骆越水

    又名温水、驩水,亦称郁林江。因流经古骆越地而得名。即今广西郁江。

  • 汉佉二体钱

    亦称和田马钱。公元一至三世纪于阗国铜币,压制。无孔无周廓。分大小两种。大钱正面有汉文“重廿四铢铜钱”,背面有马像及佉卢文,意为“大王、王中之王、伟大者、矩伽罗摩耶娑”。小钱正面为汉文“六铢钱”,背面为

  • 姆佬

    仫佬族古称。

  • 马和之

    南宋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善画山水人物,笔法飘逸,自成一家。高、孝两朝,最重其画。高宗尝书《毛诗》三百篇,令其每篇画一图,仅成五十余幅而卒。明代杭人尚有存其散逸者。

  • 绯翮翅军

    军种名。金代置。泰和六年(1206)攻宋,此军配合陕陇诸路军及凤翔、临洮蕃汉弓箭手作战,散处邻宋边陲要地。兴定元年(1217),龛谷副统包孝武曾率此军击走夏兵。

  • 永历

    历(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1647—1661)。凡十五年。郑成功及其后代在台湾沿用至1683年。

  • 传吏

    传舍小吏。《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

  • 栈阁

    即栈道。《后汉书·隗嚣传》:“白水险阻、栈阁绝败。”李贤注:“栈阁者,山路悬险,栈木为阁道。”《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引《汉中志》云:“褒斜谷中,宋时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九间。”详“栈道”。

  • 中军校尉

    官名。东汉中平五年(188)置,西园八校尉之一,是统领禁军的主要将领。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之。后董卓以其兄子董璜任此职。

  • 广东白话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二十日(1907.5.31)在广州创刊。旬刊,从第七期改为周刊。黄世仲、欧博明等编撰。鼓吹反清民族意识和民主革命,设时评、杂文、戏曲、小说等栏目,用广州方言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