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石窟寺

石窟寺

①佛教重要遗迹。就山崖开凿而成,简称石窟。起源于印度,有两种:一种较大,左右及后壁上多开凿小龛,称为毗诃罗或精舍,精舍即寺庙之意;一种较小,中心近后壁上留崖柱琢成塔形,称为支提或制底,即塔庙之意。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四世纪中,以北魏至隋唐时最盛。在建筑形式上分为有中心柱及无中心柱两种。窟内雕刻或彩绘佛像和佛教故事。中国石窟寺数量多,分布广,时间连续性强,著名的有云冈、敦煌、龙门等处。这些石窟寺不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能力,而且是研究历史和艺术的珍贵资料。②在今河南巩义市老城东北。《资治通鉴》:唐武德元年(618)正月《考异》引《蒲山公传》:“(王)世充与(李)密战于石窟寺东,密军退败”,即此。

猜你喜欢

  • 禁民二业

    汉代封建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农抑商政策。《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二业。”李贤注:“谓农者不得商贾也。”汉代禁止农民经商。自西汉高祖、武帝至东汉的光武帝、章帝,均明令禁民二业。但此项政策实际收效甚

  • 实如法而一

    算学术语。除法运算中除的过程与结果。实,被除数;法,除数;如,相等。实中有与法相等者便商一,几次相等,便得几。抽象算法用此。如《九章算术·方田》:“合分术曰: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实如法而一

  • 渠莎

    见“莎车”。

  • 六郡流民

    一作六郡流人。西晋元康六年(296)至九年,关中连年荒旱,饥疫交迫。氐人齐万年起兵反晋,战乱频起。秦、雍二州之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汉、賨、氐等族百姓十万余口,由大姓率领流徙入巴蜀觅食

  • 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边区。西汉初,氐人各部已自有君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灭氐王,置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西南),为氐地设郡县之始。元封三年(前108)部分氐人徙居酒泉,

  • 北河河道总督

    见“河道总督”。

  • 朴寿

    ?—1911清满洲镶黄旗人,字仁山。举人出身。授吏部主事,累迁郎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任山西归绥道、库伦办事大臣。三十二年授正黄旗汉军都统。次年迁福州将军,整顿旗务,严禁鸦片,编练旗兵。宣统三

  • 瑞联

    ?—1883清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睦庵。宗室。光绪三年(1877)为驻绥远将军。五年调驻杭州将军。次年擢工部尚书。九年转兵部尚书。旋病免。

  • 张从正

    即“张子和”。

  • 膳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之。天官府膳部司长官,员一人,掌管皇帝的饮食事宜。正五命。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