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代诸侯立誓缔约之称。《礼记·曲礼下》:“涖牲曰盟。”孔颖达疏:“盟者杀牲歃血誓于神也,若约束而临牲,则用盟礼,故云临牲曰盟也。”盟之法是:先凿地为方坎(穴),用牛、羊或马为牺牲,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置于盘,取其血盛于敦中。宣读盟约(又称载书)以告于神,与盟者则各饮血少许,此即歃血。歃血毕,置盟约之正本于牲上埋之,副本则交各与盟者持归收藏。此与1966年山西侯马发掘的东周盟誓遗址所见相同。②清代设置在蒙古族聚居区的旗以上的编制,是旗的会盟组织。详“盟旗制”。

猜你喜欢

  • 诗经原始

    书名。清方玉润著。十八卷,另卷首二卷。以《诗经》“自汉迄今,未有达诂”,乃“循文按义”,“欲原诗人始意”(《诗经原始自序》),故名。于诸家《诗》说,辨其得失,不为所囿。反对盲目崇信《诗序》及朱熹《诗集

  • 楮币

    宋称纸币为楮币或楮券。宋孝宗时,“楮币”二字入殿试策题,行用更为普遍。

  • 鞠杖

    击鞠所用的木杖。长数尺,其端半月形,故亦称月杖。《唐语林》卷七载,宣宗“每持鞠杖,乘势奔跃,运鞠于空中,连击至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流电”。

  • 西壁讹答

    ?—1210西夏党项人。远祖系鲜卑人。襄宗时为太傅。应天四年(1209)蒙古成吉思汗攻西夏时,守斡罗孩城,巷战时被俘。次年死。

  • 白乙丙

    春秋时人。白氏,名丙,字乙。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与孟明视、西乞术率师袭郑,途遇郑商人弦高犒师,以郑有备,顺道灭滑(今河南偃师西南)。回师途中,遭晋与姜戎邀击,于崤山(今三门峡市东)兵败被晋所俘。

  • 凤翔秦公陵园

    东周时期秦国公室墓地。位于今陕西凤翔南指挥乡三畤原,北距凤翔县城约6公里,与秦都雍城遗址隔雍水相望。自1977年1月始进行钻探与发掘。墓地西界与西南界发现有作为防护设施的外隍,墓地内分布着十余座陵园,

  • 荣庄王

    即“朱祐枢”。

  • 侍正府

    官署名。元代置。掌宫廷侍御。文宗至顺二年(1331)置。官长为侍正,共十四员,正二品。下设同知、佥府、侍判等官。领速古儿赤(主服御者)四百人,奉御二十四员,尚冠、尚衣、尚鞶、尚沐、尚饰兼尚辇奉御和副奉

  • 李晟

    727—793唐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字良器。有才略,善骑射。十八岁投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军,于陇、蜀之地屡破吐蕃、党项,立战功,号称万人敌。建中初,统神策军赴剑南破吐蕃。二年(781),率军讨河北田悦

  • 任丘县

    北齐置。治今河北任丘市东南。属河间郡。隋初省。开皇十六年(596)复置。移治今任丘市。大业初又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瀛州。景云二年(711)改属莫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省入河间县。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