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百炼钢

百炼钢

古代用反复叠打钢料的方法制成的一种钢。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于《内诫令》中命有司造“百炼利器”。孙权有宝刀名“百炼”。明《天工开物》:“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可知百炼钢为质量优良的钢。实物有1964年日本出土的东汉中平年间钢刀,铭文有“百炼清刚”。类似的有山东苍山、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卅炼钢刀与五十炼钢剑,传世品有金马书刀等。其法取炒成之熟铁,长期埋置炭火中使碳分渗入,而后反复折叠锻打,挤去渣滓,均匀成分,如此多次,遂成优质钢材。

猜你喜欢

  • 撒只兀

    即“珊竹”。

  • 课舡

    明代转运盐课银之船只。船身窄长,上列十余仓,仓仅容一人。有桨六,小桅篷一。顺水无风,昼夜可行四百里,逆水亦行百里。行于江汉,北至瓜洲(今江苏邗江西南)、仪真(今江苏仪征)而止。

  • 完者帖木儿

    元蒙古许慎氏。月赤察儿孙。幼任怯薛官。顺帝至元元年(1335),与右丞相伯颜捕杀左丞相唐其势及其党人。袭爵淇阳王,任御史大夫,加太傅。十月,被监察御史弹劾,流放于广海安置。

  • 载土术

    古代算学术语。《九章算术》商功章提出的计算土方工程的方法。由土方体积、运输距离、装卸车时间所相当的距离、每人之程行、每车载量及每车用徒数等因素,计算每人分配的工作量及用徒数。

  • 赤岭

    ①即今青海湟源县西日月山。以土石皆赤,不生草木得名。为中原对西南地区和西域交通的要冲。北魏宋云自洛阳到印度取佛经、唐代自陇右入吐蕃,都取道于此。《旧唐书·李暠传》:开元二十二年(734),“以今年九月

  • 都将

    官名。(1)北魏所置武职之一种。统禁军侍卫皇帝左右或出征、镇守在外。出外时多作为一路主将。如西道都将、义阳道都将、南征都将等,随皇帝出征时有的主管前锋或中军,为前锋都将、中军都将。地位很高,多自镇将或

  • 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

    官名。明代于文华殿东房置。初为内官职,继以中书舍人分值,后乃专选书法优良的中书舍人充任,从七品,无定员。专掌奉旨缮写书籍,称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简称“文华殿舍人”。

  • 总目

    官名。清代农民起义军捻军所设职官。咸丰五年(1855),捻军各路结为联盟,改编为五色总旗,每旗之统帅即称“总目”。

  • 德宁故城

    元德宁路城址。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西北约30公里阿伦斯木(蒙古语“众多庙宇”之意)。古城为长方形,东西宽约1200米,南北长约560米,城垣保存较好。古城中部有景教徒墓碑十余处

  • 中京度支使司

    官署名。辽代置,掌中京道赋税、度支、盐铁等事务。以度支使为长官,下设知度支使、副使、判官等。与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南京三司使司、西京计司合称五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