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白衣

白衣

①初指无官职的士人。两晋、南北朝时,官员因失误削除官职,或以白衣守、领原职,遂成为一种对官员的处罚方式。《晋书·外戚传》:“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羊琇)官而已。寻以(甘露亭)侯白衣领护军,顷之,复职。”后亦引申为平民百姓。②西汉官府给役小吏。《汉书·龚胜传》:“(夏侯常)即应曰:‘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详,妄作触罪。’”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③北魏皇帝左右的随侍之臣,可受遣传达诏令。《魏书·甄琛传》:“世宗遣白衣吴仲安敕(广平王元)怀宽放(甄侃)。”④又称白衣蛮。自唐至元,对居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与越南北部相连地带傣族先民的他称。自称为傣。或说由汉、晋时之鸠僚中的一部分演变而来。部分白衣又自称崇魔蛮。⑤元代对西双版纳傣族之称。又作白夷、百夷、伯夷。见“金齿”。

猜你喜欢

  • 吴虞

    1872—1949四川成都人,原名永宽,字幼陵,号爱智。幼习经史,倾慕侠义。戊戌变法时期,受新思潮影响,转求新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接受卢梭民约论、达尔文进化论影响,开始非儒

  • 萨克达

    1767—1827清满洲正白旗人,字介文,号观生阁主人。女画家。善画花鸟草虫,亦善指画,闻名一时。

  • 内司服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王后、内外命妇衣服保管及供给,以阉人充任。

  • 宜信君

    战国时魏国封君。魏安釐王时受封。安釐王四年(前273),秦军将攻陷鄢陵,说客向田建议,劝魏王离开大梁,退保单父。田因此派他送说客到大梁面见魏王。见《战国纵横家书·二十六

  • 胡壁堡

    地名。在今山西万荣县荣河东。《旧五代史·李嗣昭传》:唐乾宁四年(897),“复援河中,败汴军于胡壁堡”,即此。宋、金至清皆为镇,属荣河县或万泉县。

  • 布山县

    西汉置。治今广西桂平市西古城。为郁林郡治。隋大业初省入郁林县。

  • 野望台

    战国赵国台名。又名野台、义台、望台等。详“野台”。

  • 御带

    官名。宋初,选三班使臣以上亲信武臣佩橐、御剑,为皇帝护卫,称御带,或以宦官充任。真宗咸平元年(998),改称带御器械。

  • 嘉熙

    宋理宗年号(1237—1240)。凡四年。

  • 刘忠

    ?—1133宋人,号白毡笠。尝聚兵于京东,自黥其额,故又号花面兽。建炎三年(1129)率众据海州怀仁县,屡败御营平寇前将军范琼。后窜犯蕲州,为蕲黄都巡检使韩世清所败,入舒州。四年据岳州平江县白面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