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白虎通

白虎通

书名。全称《白虎通义》,亦称《白虎通德论》。四卷。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在白虎观召集经师、儒生、官吏等数十人,“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章帝纪》),后班固等根据记录整理成书。是今文经学派用法定形式制定的经学问题标准答案,目的是巩固王权绝对化和儒学定于一尊的政治局面,集中反映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派的延伸和扩大。该书援谶入经,用日月星辰和五行之运行论证君权神授。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认为“臣可以为君,君不可更为臣”(《五行》)。以大量谶纬迷信改铸孔子形象,赋予其学者兼教主之双重身份,是一部神学化的经学教科书。今存有卢文弨校本(收入《抱经堂丛书》)、陈立《白虎通疏证》(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猜你喜欢

  • 本寂

    840—901唐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俗姓黄。僧人。少慕儒学。年十九出家。咸通初,往筠州(治今江西高安)洞山师事良价,后住抚州(治今江西临川)曹山等地,因称“曹山本寂”,与其师并为曹洞宗创始人。以“

  • 颜般

    战国时人。为费国惠公之友。见《孟子·万章下》。《汉书·古今人表》作颜敢。一说系形近而讹。

  • 小黄县

    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开封县东北。《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径小黄县之故城北……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因水以名县。”两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西晋为陈留国治,北魏仍

  • 平章军国事

    官名。南宋开禧元年(1205)置,以授韩侂胄,位在宰相之上。

  • 庆普

    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东)人,字孝公。与戴德、戴圣等同受《礼》于后苍,立为博士,任东平王刘宇太傅。开创《礼》庆氏学。东汉有曹充父子传其学。

  • 注辇国

    古国名。为朱罗国在宋时的别称。故地在今印度东南沿海一带。北宋时,国势大盛。大中祥符八年(1015)、天禧四年(1020)、明道二年(1033)、景祐元年(1034)、熙宁十年(1077)多次来宋,与中

  • 红瑶

    部分瑶族的他称。分布于今湖南、广西两省(区)之间城步、兴安、龙胜、三江、融水等地。因喜穿红色绣花衣裙,故名。语言部分操汉语方言,部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 廉良城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南。《宋史·石普传》:咸平二年(999),契丹犯边,石普“与契丹战廉良城”,败之,即此。

  • 徐元文

    1634—1691清江南昆山(今属江苏)人,字公肃,号立斋。顺治进士,授修撰。康熙十三年(1674)擢内阁学士,充重修《太宗实录》副总裁。次年,改翰林院掌院学士。十八年为《明史》监修总裁官,疏荐明遗老

  • 梁山军

    北宋开宝三年(970)以万州石氏屯田务置军。治梁山县(今梁平县)。辖境相当今重庆梁平县地。属夔州路。元至元二十年(1283)改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