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班固

班固

32—92

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孟坚。班彪子。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以父所撰《史记后传》叙事未详,乃潜心继续撰述,力求精善。明帝永平五年(62),被人诬告私改作国史,下狱。其弟班超辩明其冤,出狱后被任为兰台令史,奉命撰述东汉开国以来史事,与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又自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明帝复命他完成前所著书。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不妥,决心撰写起自汉高祖,终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迹的《汉书》。章帝时,以文才深得器重,迁官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章帝召集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命其记述其事,撰成《白虎通德论》(一名《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元年(89),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次年,行中郎将事。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他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所撰《汉书》,资料丰富,组织精密,叙事得当,并开创断代修史之法,后世奉为规范,递相仿效。又以文学著名,著有《两都赋》、《典引》、《宾戏》、《应讥》等诗赋文章四十余篇,后人编有《班固集》。明张溥又辑为《班兰台集》,编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清丁福保辑为《班孟坚集》,编入《汉魏六朝名家集》。

班固

猜你喜欢

  • ①官署和行政区域通称。汉代刺史分部,又称部刺史。北齐中央诸署(令丞所掌)之下常分诸部。郡县也常分部置尉。北魏则有“八部”,各置大夫,地位相当于尚书诸曹;又置天地东南西北六部大人官。隋以后历朝中央行政机

  • 少宰

    官名。(1)春秋时楚、宋等国置,为太宰副贰,是执政大臣之一。(2)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尚书右仆射置,并兼中书侍郎,行使宰相职权。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旧。(3)明清吏部侍郎别称。

  • 凤凰

    年号。(1)三国吴末帝年号(272—274)。凡三年。(2)晋时李弘年号(370)。

  • 白玉蟾

    1194—1229南宋闽清(今属福建)人,一说琼州(今海南琼山)人。本名葛长庚,字如晦,一字白叟,号海琼子,一号武夷翁。诏封紫清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十二岁举童子科。“博极群书,贯通三氏(儒、佛、道)”

  • 闾左

    秦代居住于里门之左的贫民。闾指里门。《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历来注家对闾左解释不一。《汉书·食货志》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秦时以適发之,名適戍。先发吏有

  • 仪仗使

    官名。宋代大礼五使之一。以御史中丞、枢密直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或翰林学士充任,掌皇帝亲行祭祀及举行大礼之有关仪仗事宜。

  • 合赞

    1271—1304伊利汗国第七代汗。阿鲁浑长子。阿鲁浑汗在位时,受呼罗珊、祃桚答而封地。1295年,权臣杀伊利汗乞合都,立诸王拜都为汗,他起兵攻杀拜都,夺取汗位。即位后改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在都城帖必力

  • 割圜密率捷法

    书名。清明安图撰。四卷。清初法国传教士杜德美(P.Jar-toux 1668—1720)来华,曾传入“圆径求周”(圆周率π的无穷级数表达式)和“弧背求弦求矢”(正弦和正矢的幂级数展开式)等三个无穷级数

  • 凤鼻头文化

    东南海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发现于台湾省高雄林园乡凤鼻头而得名。晚于大坌坑文化,距今约四千至二千年左右,主要分布在台湾西海岸中南部和澎湖列岛,福建沿海也有类似文化遗存,如闽侯昙石山贝丘遗址

  • 小两省

    宋起居郎、起居舍人与左右司谏、左右正言为门下、中书两省六品以下官,统称小两省官。参见“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