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代最高统治者之称谓,如夏、商、周三代之王。此外边远诸侯或民族亦有称王者,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皆有,如《散氏盘》铭中的“夨王”、《录伯簋》中的“釐王”、《乖伯簋》中的“武乖几王”等。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君或历代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也称王。②官名。清代有“总理国务王”、“议政王”、“辅政王”。③爵名。汉代以后为爵位的最高一等,在公之上,多用以封授宗室,少数建有殊勋的功臣亦封王,但历代皆不多见。

猜你喜欢

  • 五鸟

    相传少昊时以鸟为官名,五鸟是以凤鸟、玄鸟(燕)、伯赵(伯劳)、青鸟(鸧鷃)、丹鸟(鷩雉)为官名。凤鸟是掌天时历数的历正,玄鸟是司春分、秋分之官,伯赵是司夏至、冬至之官,青鸟是司立春、立夏之官,丹鸟是司

  • 上官体

    初唐宫廷诗人上官仪工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追求辞藻典丽、对仗工稳,如“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之类。仪既显贵,时人多效其体,称上官体。

  • 十三衙门

    清初宦官衙门之统称。即司礼监、御用监、内官监、司设监、尚膳监、尚衣监、尚宝监、御马监、惜薪司、尚方司、钟鼓司、直殿局、兵仗局。掌皇家之衣、食、住、行。顺治中,以内务府事务繁杂,依照明内监二十四衙门例加

  • 太祝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祝司长官,员一人,掌祭祀祝辞。下设小祝上士以佐其职,领司巫中士、丧祝中士、甸祝中士、诅祝中士、神士中士等官属。正四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 或作童。旧指奴婢。多称家僮,又有僮仆、僮奴、僮隶、僮指等称谓。《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僮指,以别马牛蹄角也。”

  • 斗鹅

    斗(鬥)唐代娱乐活动。相传汉时已有。唐时,僖宗喜斗鹅走马,曾屡往六王宅、兴庆池与诸王斗鹅,一鹅值五十万钱。

  • 北修武县

    北魏孝昌中分南修武县置,属汲郡。治清阳城(今河南修武县东北)。北齐废入修武县。

  • 邵太后

    ?—1522明浙江昌化(今临安)人,兴献帝朱祐杬生母。少时家贫,卖与太监,后选入宫。知书貌美,成化十二年(1476)封宸妃,复进贵妃。世宗入继帝位,尊为皇太后。卒谥孝惠,葬茂陵。

  • 倍僪

    日旁晖气。又作背璚、背穴等。《吕氏春秋·明理》:“有倍僪。”高诱注:“日旁之危气也。在两旁反出为倍,在上反出为僪。”一说青赤气而曲者,不论在上在下,凡背日者皆名为倍;青赤气其曲如带,在日四旁者名僪。

  • 貂勃

    一作刁勃。战国时齐国人。尝谓安平君田单为“小人也”。田单问其故,他答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后田单将其推荐于齐襄王,并委以重任。时齐王有嬖臣九人谗伤田单,称田单内牧百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