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邑名。(1)一名犁丘、隰。春秋齐邑。在今山东济阳县西、禹城市东。《左传》哀公十年(前485):晋赵鞅攻齐,“取犁及辕”;二十三年:晋荀瑶伐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均即此。(2)春秋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卫大叔“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于犁”,即此。②主要耕地农具。新石器时期已出现石犁(即装石犁铧的犁),在江浙、山西、河南等地的新石器遗址均有出土。商代出现牛挽拉的犁。商周时期出现铜犁,江西、山东等地出土有商周铜犁铧。战国时期出现铁犁,河南、河北等地均有出土。汉代已加装犁壁,全国基本普及牛拉铁犁。唐陆龟蒙《耒耜经》记述的犁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已相当完备,与现今农村使用的中国步犁基本相同。

猜你喜欢

  • 化益

    即“益①”。

  • 敬亭山

    一作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北。南朝诗人谢脁、唐诗人李白等均有诗咏之。

  • 武威县

    ①西汉以匈奴休屠王地置。治今甘肃民勤县东北。属武威郡。晋并入姑臧县。②唐总章元年(668)置。取汉旧名。治今甘肃武威市。属凉州。神龙元年(705)改为神乌县。

  • 仁山集

    书名。宋末元初金履祥撰。《四库全书》采进本六卷。《金华丛书》收入明董遵所编本五卷。另有清雍正三年(1725)金洪勋所刊四卷本。编次各异。另《宋元学案》曾采录该集所载《复其见天地之心讲义》、《孟子性命章

  • ①战国秦邑。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南黄河边。《史记·六国年表》:秦灵公十年(前415),“补庞,城籍姑”。亦作繁庞。曾为魏占。同表:魏文侯十三年(前433),“公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后复属秦。《史记·魏世

  • 赤磨镇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唐武德七年(624),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破之,即此。

  • 鲁之春秋

    书名。清李聿求撰。二十四卷。成于道光十三年(1833)。有海盐朱氏旧藏原稿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浙江图书馆藏原刻样本、上海图书馆藏商务印书馆影印底本、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末清初史料选刊本。专记南

  • 间岛

    名称来源有二说:一说是在朝鲜钟城与稳城之间,因图们江分流形成的小河岛。清同治初年,朝鲜人越江开垦,呼为垦土、垦岛,遂讹为间岛,又云古间岛。一说图们江流至朝鲜茂山下游,在左岸光霁峪和右岸钟城之间,形成有

  • 中国

    古时中国含义不一。①指国都、京师。《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裴骃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②

  • 承发吏

    清末置。系初级及地方审判厅的低级人员,掌发送文书及承命执行判断及没收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