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牡丹社

牡丹社

台湾土著番社名。在今屏东县牡丹乡东北牡丹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兵船侵扰台湾,这一带番社被焚烧,社民曾奋起抗击日军。

猜你喜欢

  • 姚之富

    1737—1798清湖北襄阳人。初从齐林习白莲教,后与子姚文学传教于竹山、竹溪、保康等地。嘉庆元年(1796)与王聪儿、王廷诏等率众起于襄阳黄龙垱。旋与王聪儿等率领襄阳起义军主力转战于川、楚、陕一带。

  • 匹播城

    古都名。古藏文之音译,亦译疋播城、跋布川。在今西藏自治区琼结县。为吐蕃迁都逻娑(拉萨)前赞普之旧都。《新唐书·地理志》鄯城条下记入吐蕃路程最后一站为勃令驿,勃令亦是古藏文的异译,殆与匹播同指一地。

  • 德政陂

    水陂名。在唐江南道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东十六里。大历二年(767)观察使陈少游置,引渠溉田二百余顷。

  • 纳力不剌台吉

    1490—?蒙文史籍作阿勒楚博罗特、额勒博古拉。明代蒙古达延汗之子。内五鄂拓克喀尔喀领主。

  • 乡君

    命妇名号。始见于三国魏。南朝宋、齐,北朝北魏皆置。多封予后妃之母、乡侯之妻及高官妻女。南朝宋、齐地位低于县君。唐代封四品勋官之妻,母则封乡太君。不因夫、子得封者,称为品乡君。金代封五品文散官朝列大夫、

  • 段和誉

    即“段正严”。

  • 铁制停泊工具,又作猫。明焦竑《俗书刊误》:“即今船首尾的四角叉,用铁索贯之,投水中使船不动摇者。”约出现于六世纪,当时顾野王《玉篇》已收入“锚”字。宋元时多有使用,明后取代木、石碇,为船舶所通用。早期

  • 周琮

    宋人。曾任殿中丞、司天监历官等职。皇祐初年奉诏与于渊、舒易简等人改制黄道浑仪、漏刻和圭表。又在皇祐元年(1049)至五年间,测定恒星位置,包括三百四十五个星官距星的入宿、去极度,其观测结果编入王安礼修

  • 都虞候

    官名。(1)唐代中后期诸节度使置,掌整肃军纪,其职颇重,有继任藩帅者。元帅、都统出征,置中军都虞候一人。五代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殿前都指挥使司各置一员,其属亦各置一员,俱为统兵官。宋代殿前司置一

  • 九经古义

    书名。清惠栋撰。十六卷。为解释经籍之作。所释依次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等十经汉说。因释《左传》六卷,以《左传补注》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