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漕船

漕船

运送漕粮船只。唐代以后指在江河、运河中为官府运粮之船。历代漕船数目、种类、名称各异。清代原定有各省漕船一万零四百五十五艘。因折银征解、灰石改折、分载带运,以及蠲免等故而裁减船数,至嘉庆十七年(1812)实存六千二百四十二艘。漕船用料质地、船身之长宽高、库仓、栈仓之大小,均有定式。规定每艘漕船以载运漕粮五百石为限。漕船之成造,先是由船政同知督造。雍正二年(1724)罢船政同知,一切修造事宜,归粮道管理。承造漕船之费用,顺治十三年(1656)定于州县民地征收十分之七,卫所军地征十分之三,给做备料价。不足,由卫所屯组、屯丁贴补。至康熙十九年(1680)改定领支官银承造,别征丁银解部。漕船每年漕运一次,以十次为满号,应行改造。二十六年定每年改造十分之一。漕船改造给料价银。江南漕船外给儹夫银、底料银。此外,还有新造、赔造(漕船未满号而损害时)、买补(漂没时)、雇募等造船津贴不等。

猜你喜欢

  • 契丹藏

    辽代刊印的汉文大藏经。简称丹藏。辽兴宗时命搜集各地佛经,校勘雕印,共五百七十九帙。南京(今北京)清水院、易州涞水县金山演教寺均有收藏。金代刻印藏经曾借用部分辽代雕版。契丹藏传入高丽,装为二百函,一千册

  • 董卫国

    ?—1684清汉军正白旗人,字佑君。初授佐领。顺治间官国史院学士、江西巡抚。三藩叛起,晋江西总督,转战江西各地,东抗耿精忠,西御吴三桂,又随大军入定湘、黔。康熙二十一年(1682)调湖广总督,后卒于任

  • 旗手卫

    官署名。明代亲军二十六上直卫之一。洪武年间由旗手千户所改置。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官。掌大驾金鼓、旗纛,帅力士随驾宿卫。清顺治十一年(1654)沿置,属銮仪卫,掌陈设卤簿、乐器及钟鼓值更之事。

  • 上省

    官署名。南朝侍中省有上省、下省。上省在禁中,为官员当值之所,又称内省。下省在禁城外,台城内,为官员休息之所。

  • 巴杂尔

    又作八杂儿、八栅尔。维吾尔语音译。新疆南部城乡集市。七日一集,通常在伊斯兰教聚礼日星期五。

  • 删定官

    官名。宋编修敕令所有删定官,就职事官内差兼。

  • 开山公据

    全名盘王敕赐开山公据。又称抚瑶券牒。古代畲族保存祖先历史传说的汉文文书。与瑶族保存的“过山榜”(又名“评皇券牒”)相同,记载原始图腾的槃瓠传说。今江西贵溪畲族保存此文书,为大隋五年五月十五日发给会稽山

  • 向义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三班。拟宁远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宁远将军等号。

  • 善阐城

    公元九世纪中叶,南诏王以柘东城改名。即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元史·地理志》中庆路:“凤伽异增筑城曰柘东,六世孙券丰祐改曰善阐,历五代迄宋,羁縻而已”,即此。

  • 经策

    古代对秀才、孝廉之考试方法。经即试经,策即策问。汉制,取士作简策问难,试者投射答之,谓之射策;若录政事得失以相顾问,谓之对策。魏晋以后大体承袭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