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滱水

滱水

上游即今河北定州市以上唐河。自定州市以下,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滱水注》记载,故道东南流经今安国市南、蠡县南,折而东北流经高阳县西,又北流经安州镇西,东北流与易水合,以下易水亦通称滱水。西汉时单独入海,东汉以后与南北诸水汇合入海。唐时即兼有唐河之名。宋以后滱水之名渐废,下游注入塘泊。其后时有变迁,或南入滹沱河,或北入大清河。清代以后始形成今道。

猜你喜欢

  • 半通

    官吏印章之一种。秦汉官印一般为正方形。有秩、啬夫等低级官吏则用长方形印,相当于正方官印之半,故名“半通”。《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李贤注引《十三州志》:“有秩、啬

  • 孔祗

    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承祖。孔愉弟。会稽太守周札命为功曹史。太宁二年(324),札为沈充所害,故人宾吏莫敢近,却独冒刃号哭,亲行殡礼,送葬还义兴。时人义之。

  •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前627):“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昭公二十三年(前519):晋执叔孙婼,“乃馆诸箕”,皆即此。一说狄乃白狄,白狄在西河,渡河伐晋,箕

  • 阑房

    明时云南黎人居住的房子。黎人架木筑屋,上下两层。上层铺草如楼,人自居之。底层圈养牲畜。

  • 封丘门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改东京城北墙东门封丘门为含曜门,时人犹以旧名称封丘门。《资治通鉴》: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李嗣源军至大梁,攻封丘门,王瓒开门出降”。后晋天福三年(938)改为宣阳门,仍

  • 刘昼

    北齐渤海阜城(今河北阜城东)人,字孔昭。好学不倦。初从乡儒习《三礼》、《服氏春秋》,后杖策入邺,投太府少卿宋世良家读书。还乡,举秀才。考策不第,为赋亦为魏收所讥,乃撰《高才不遇传》。孝昭帝高演时,屡上

  • 平和大夫

    见“保和大夫”。

  • 缎库

    清代内务府广储司所属六库之一。掌储缎、纱、绸、绫、绢、布等物。置郎中二人(兼司衣、茶二库),员外郎三人,六品司库一人,无品级副司库二人及库使若干。库藏之出纳,按月缮折,送司核对并呈府堂奏销。

  • 浙江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十人。南京都察院亦置,设监察御史二人。在本道之外协管中军都督府,在京府军左、金吾左等十二卫,牧马千户所,及直隶庐州府并庐州、六安二

  • 秣陵图考

    见“秣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