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

战国时秦国与赵国之会盟。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大举攻楚,拔楚黔中郡,并迫使楚割上庸、汉北地予秦。秦昭王为了孤立楚国,于次年与赵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相会修好。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助酒兴,并以献赵地十五城为秦王寿相戏谑。赵臣蔺相如针锋相对,亦逼迫秦王击缶,并云“献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结果直至酒竟,秦终不能加胜于赵,赵国维护了尊严。归国,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

猜你喜欢

  • 公孙述

    ?—36西汉末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子阳。哀帝时以父任为郎,补清水长。新莽天凤中,任导江卒正。更始政权建立后,诈称更始授命为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更始二年(24)阻击绿林军于绵竹,自

  • 秦彭

    ?—88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平。世代为官。因妹为明帝贵人,得擢开阳城门候。永平十五年(72)为骑都尉,随耿秉出征北匈奴。章帝建初元年(76)迁山阳太守,重礼义教化,又于郡内兴起稻田数

  • 张慎言

    1577—1645明末山西阳城人,字金铭。万历进士。授寿张知县,有能声。历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掌右都御史事。南明弘光朝时,命专理部事,曾上中兴十议。后遭权臣马士英恶言攻击,遂乞休,流寓芜湖、宣城间。弘光

  • 杨黄门奏疏

    书名。清杨雍建撰。作者为顺治时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是书收录的奏疏,乃其任给事中时所作,故曰“黄门”,共五十一篇。末四篇为其在康熙十八年(1679)后任左副都御史时所作,故又曰《西台奏议》。有民国时抄本

  • ①周初封国。子爵,隗姓(一说姬姓)。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春秋时为楚所灭。《春秋》僖公五年(前655):“楚人灭弦,弦子奔黄”,即此。②算学术语。(1)勾股形之斜边。详见“勾”。(2)圆周上两点的连线,

  • 门千总

    官名。清代步军统领所属巡捕营之职官。设于京城内九门、外七门,每门二人,正六品,俱以汉军充补。掌司门禁,率值班门兵以守卫稽察出入。初沿明制,设城门指挥千百户,属兵部职方司汉主事专管。顺治四年(1647)

  • 宁正

    ?—1395或1396明凤阳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字正卿。元末投朱元璋,积功至凤翔卫指挥副使,数从征战。洪武三年(1370)授河州卫指挥使,请给军士茶、布,使之自相贸易。后兼领宁夏卫事,修筑河渠,开田

  • 徭律

    律名。关于徭役征发、工程量计算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单行法律。秦“徭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其中规定,逃避徭役者处以重刑,并连及邻伍和里典。《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天下人皆直戍边

  • 校注妇人良方

    见“妇人大全良方”。

  • 元符

    宋哲宗年号(1098—1100)。凡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