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混补法

混补法

宋太学招补新生的一种考试方法。各地士人,经原籍给公据,召到保人,不论有无学籍,皆可参加太学入学考试,考本经大义一场,合格后即补外舍生,称混补法。自淳熙四年(1177)起,以应试者太多,改行*待补法。宁宗时一度复行。

猜你喜欢

  • 杜正伦

    ?—658唐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人。隋仁寿中举秀才,调武骑尉。入唐,令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中,累迁给事中、兼知起居注,颇得太宗赏识。进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出入两宫,参典机密。十七年(643),

  • 兰台令史

    官名。东汉始置,隶御史中丞。掌书奏及印工文书,兼校定宫廷藏书文字,秩六百石。班固曾任其官,受诏撰史。魏、晋、南朝沿置,掌监察刑狱文书,班次侍御史。魏、晋、南朝宋六品。《隋书·刑法志》:“(南朝陈)令史

  • 漕粮押运

    清代监押漕粮运输的制度。清制,卫所军丁输送漕粮必须有押运官随船督押监运,约束运军,防止偷盗、搀和、失火、停滞等弊。山东、河南由粮道简委管粮通判为押运官,随船到通州;江淮以南诸省,则用监兑官押运漕船至淮

  • 史坚如

    1879—1900清广东番禺人,原名文纬。曾就学格致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往香港,加入兴中会。积极联络广东、湖南、湖北会党。旋东渡日本访孙中山。返国后在长江一带联络会党,在广州筹划起义。次年九

  • 畅师文

    1247—1317元南阳(今属河南)人,字纯甫。世祖至元五年(1268),陈时政十六策,为右三部令史。十二年,从伯颜攻宋。十三年,编《平宋事迹》。二十三年,拜监察御史,上所纂《农桑辑要》一书。至大元年

  • 王岱舆

    约1570—1660明末清初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名涯,以字行,别署真回老人。回族。先世为天方(阿拉伯)人。世代精天文历算。幼承家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及儒、佛、道典籍,从事译著。以儒家学说铨释古兰经,为

  • 宇文孝伯

    544—579北周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字胡三。宇文深子。北周武成元年(559),拜宗师上士。周武帝即位,引为心腹,朝廷机务,皆得先闻。参预谋诛宇文护,授开府仪同三司、东宫左宫正。从太子宇文赟

  • 寺户

    北魏时受寺院剥削、奴役之劳动者。地位高于佛图户及僧祇户。寺户要为寺院种田及服杂役。和平年间,文成帝准沙门统昙曜所请,使僧祇户、寺户遍及州镇。

  • 赵拱

    南宋人。宁宗时为都统司计议官。嘉定十四年(1221),被淮东制置使贾涉遣往河北蒙古军前议事,得其大将扑鹿花所献皇帝恭膺天命之宝玉玺一座,并元符三年(1100)宝样一册,进于朝。著有《蒙鞑备录》。

  • 留住

    法律术语。《唐律疏议·名例·工乐杂户及妇人犯流决杖》:“诸工、乐、杂户及太常音声人,犯流者,二千里决杖一百,一等加三十,留住,俱役三年。”即将有特殊技艺的犯人不予流配,留在原住地服役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