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淮南西路

淮南西路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分淮南路置,至道三年(997)复与淮南东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又分淮南路置,简称淮西路。治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肥东和江苏江浦等县以西,湖北黄陂、河南光山等县以东的江北淮南地区。元丰元年(1078)又与淮南东路合并为淮南路。八年复分置淮南西路。元祐元年(1086)又并为淮南路。南宋初分置淮南西路。元废。

猜你喜欢

  • 节将

    魏、晋、南朝对持节统辖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的简称。《三国志·魏书·牵招传》:“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为轲比能所围于故马邑城,移招求救。招即整勒兵马,欲赴救豫。并州以常宪禁招,招以为节将见围,不可拘于吏议。

  • 皮衣去面

    科举考试考场规则之一。行于清初。科举考试历来严禁夹带之风。清初,某些人为获得功名,便于会试前将文字抄成小本,缝在皮衣里,以图混进考场。于是清政府下令:考生进场,所穿皮衣一律去面,毡衣一律去里,作为防止

  • 伍汉持

    1872—1913清末广东新宁(今台山)人。早年毕业于佛山西医学院,后开业行医。义和团运动后,创办英华学堂、图强医院及产科学堂,以谋为国强兵之备。后入广东法政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掩护刘思

  • 塔里雅沁

    即“塔兰奇”。

  • 阆州

    唐先天元年(712)改隆州置。天宝元年(742)改为阆中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阆州。治阆中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苍溪、阆中、南部等市、县地。宋属利州路。淳祐三年(1243)移治大获山(今苍溪县

  • 西溪丛语

    又名《姚氏残语》。书名。宋姚宽撰。二卷。此书评论诗文,考证典籍,颇为后来从事考据者所称引。

  • 蜀五铢

    三国蜀铜钱。圆形方孔,面有内外郭,体形较小,钱文“五铢”,笔画较粗。

  • 顺容

    内官名。皇帝嫔妃。隋炀帝置为九嫔之一,正二品,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置为内命妇之一,位顺仪下、婉仪上,从一品。

  • 围宿军

    元代军种之一。宗室诸王大朝会时用以环营驻扎警卫皇帝宫帐。一般从宿卫诸军中抽调人马组成,事毕遣还;也从担任镇戍的蒙古、汉军中抽调。少数围宿军并被用来加强皇宫内外禁门的防卫及守宿府库等事。

  • 南燕县

    本西周燕国(史称“南燕”),秦置燕县,西汉改为南燕县。治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属东郡。东汉复名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