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济阴郡

济阴郡

两汉先后改济阴国、定陶国置。治定陶县(今县西北)。辖境屡有变迁,西晋相当今山东菏泽、东明、定陶、成武、单县等市、县和巨野、鄄城、曹县等县的一部以及河南濮阳市的一部。北魏移治左城(今曹县西北),辖境缩小。北齐废。参见“济阴国”。

猜你喜欢

  • 青山关

    即今河北迁西县东北青山口。清崇德三年(1638),多尔衮军入此。

  • 随巢子

    书名。墨翟弟子随巢子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六篇,列于墨家。《史记·太史公自序》张守节正义引韦昭云:“墨翟之术也,尚俭,后有随巢子传其术也。”《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载一卷。其书盖佚于宋

  • 武乡郡

    十六国后赵石勒以武乡县为其故里,分上党、乐平二郡置。治武乡县(今山西榆社县西北),辖境约当今山西武乡、和顺、左权、榆社等县地。北魏延和二年(433)改为乡郡。

  • 衣钵

    佛教名词。佛教僧尼的袈裟和食器,代表教徒身分及全部所有。衣钵齐备,方可受“具足戒”或到寺院“挂单”。禅宗六祖前师徒间佛法传授,以衣钵为信物,称“传衣钵”,后沿用其名,用以指师徒授受。

  • 将乐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治今福建将乐县。属建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武德中复置,其后废置无常。五代晋天福八年(闽天德元年,943)王延政升为镛州,开运三年(南唐保大四年,946)复降为将乐

  • 帅甸

    官名。春秋时宋国置。一说为公邑大夫,一说为甸师,一说为帅甸役徒卒之官。《左传·文公十六年》:“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杨伯峻注:“帅甸为官名,有三解。孔(颖达)疏云:‘《周礼·

  • 宇文节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宇文㢸孙。贞观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练著称。永徽二年(651),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代于志宁为侍中。坐与房遗爱友善,贬死桂州。

  • 帕尔萨

    ?—1790清新疆叶尔羌(今莎车)人。维吾尔族。辅国公额色尹弟。以不随族人霍集占叛乱,自伊犁避居中亚玛尔噶朗。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边将军兆惠遣使请归。次年入觐,授三等台吉,留京师。帕特玛 即“

  • 刘道产

    ?—442南朝宋彭城吕县(今江苏徐州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晋末,初为无锡令,在县有能名。入宋,除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元嘉三年(426),累迁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关中流民前后出汉川归之

  • 宋会要

    宋历朝官修《会要》的总称。宋修本朝会要,始于仁宗时《庆历国朝会要》,其后神宗以下各朝,续加修纂,计有《元丰增修五朝会要》、《政和重修会要》、《乾道续修四朝会要》、《乾道中兴会要》、《淳熙会要》、《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