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泰和律义

泰和律义

金法律类编。又称《新定律令勅条格式》。泰和元年(1201)十二月,以唐律为基础增删而成,包括《泰和律义》三十卷,《律令》二十卷、《新定勅条》三卷、《六部格式》三十卷,总八十三卷。次年五月颁布。

猜你喜欢

  • 重安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黄平安抚司,隶播州宣慰使司(治今贵州遵义市),后废。永乐四年(1406)复置,土首领张佛保授长官职。副长官冯氏,始祖铎,元末明初以从宣慰杨鉴征麻哈(今麻江)有功授职

  • 司射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射人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司射司长官,亦称司射大夫,贺若谊曾任此职。掌演射礼仪法度。正四命。下设小司射上士以佐之,领司仗上士、司仗中士等官属。隋开皇元年(581)罢

  • 升州

    升(昇)唐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治江宁县(上元二年改名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上元二年(761)废。光启三年(887)复于上元县置。辖境有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市、县地。五代吴天

  • 学生宣讲社

    清末民初上海学生团体。由陈绍虞、姜麟善等发起,宣统三年十一月(1911.12)成立,设社长一人,总干事员、会计、书记若干人。以“劝国民协助军饷,开导社会为宗旨”。采用宣讲和印发传单等方式,发动各界群众

  • 古代道德范畴。本指亲亲、爱人。《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源出《周书·金滕》“予仁若考”,认为顺于亲为仁,故有时“仁亲”连称。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即以恢复周礼为仁

  • 慕容农

    ?—398十六国时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人,小字恶奴。鲜卑族。慕容垂之子。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应垂召反秦于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自封使持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骠骑大将军。联合乌桓,众至十余万,

  • 上海私塾改良总会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上海绅民筹设,以龙门精舍为办事处,从事改良私塾的工作。允各私塾照常收徒讲授,但要改良教学,采用新法,培育人才。学生必修课程有修身兼讲经,国文包括地理、历史、理科、习字、算术

  • 官坝

    地名。即今贵州凤冈县北官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平播之役,酉阳宣抚司于此败播州军。

  • 上蔡

    本蔡邑,周武王封弟叔度于此。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其后蔡平侯自此迁新蔡(今河南新蔡县),蔡昭侯二十六年(前493)又迁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改州来为下蔡,因称此为上蔡。战国属楚。《竹书纪年》:“魏章帅

  • 苏易简

    958—997北宋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字太简。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第一。解褐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八年,知制诰。屡知贡举。雍熙三年(986)迁翰林学士。淳化二年(991)同知京朝官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