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泰半之赋

泰半之赋

秦代农民向政府缴纳的赋税。泰半即太半、大半,指占常年收获量三分之二左右的土地税。《汉书·食货志》:“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颜师古注:“泰半,三分取其二。”

猜你喜欢

  • 著作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外史下大夫属官,员二人,正三命。掌缀国录,下设著作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犬?

    商代氏族名。武丁时期卜辞有:“戊子卜,��贞:令犬��族垦田于虞。”(《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第二百八十一片)“贞:令犬ᖠ

  • 谯县

    春秋陈国焦邑,秦置谯县。治今安徽亳州市。属砀郡。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东晋改为小黄县。隋大业三年(607)复为谯县。东汉以后历为豫州、谯郡、谯国、陈留郡、南兖州、毫州治。三国魏以皇室本贯在谯县,因建

  • 治民

    周初政治观念,指贵族统治管理所受之民。“治”金文中为“辪”。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辪上》:“彝器多见辪字,……本义当训为治,从自从,……加从止,盖谓人有(罪

  • 司列少常伯

    官名。即吏部侍郎,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吏部侍郎。

  • 小钞

    见“大钞”。

  • 太平军纪事

    书名。美国晏玛太(Matthew Tyson Yates,1819—1888)著,简又文译,1935年收入《太平天国杂记》第一辑。为作者根据当时见闻写成的一篇讲辞,记上海小刀会起义始末较详,并涉及太平

  • 举架

    建筑构造方法。即举折,清代称举架。建筑每一步架为一举,由下而上按规定逐渐增加举高(即该步架屋顶升高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例)以确定屋顶的坡度和曲度,脊步不得超过九举。

  • 纳密克

    即“也密力台吉”。

  • 明末滇南纪略

    书名。著者不详。原题:海宁三百二十甲子老人校录。成书时间不详。一卷。记载明末滇南的政治形势,沙定洲之乱,大西农民军孙可望、李定国进入云贵,李定国迎永历帝,永历帝奠都昆明及逃往缅甸。书中对农民军纪律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