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法治

法治

战国时法家的政治主张。与儒家的“人治”相对。先由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所提倡,后经韩非总结,形成法、术、势结合的完整的治国理论。“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韩非子·说疑》),“任人者,使有势也”(《韩非子·八说》)。中心内容是“以法治国”(《韩非子·有度》),制定明确的法律,奖励耕战,禁奸塞私,“厚赏而信,刑重而必”(《韩非子·定法》),并用法律统一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还曾提出“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要求不分贵贱,一律齐之于法,反对古代贵族等级制度。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 庶务提调

    官名。又名庶务长。清末各学堂负责庶务之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在全国各类中等、高等新式学堂及大学堂普遍设置。掌修建房屋,置备器物,雇用工役一切庶务。凡学堂中应办要事,随时与监督商办。辖文案官

  • 铜山

    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四年(966),蜀故将全师雄党谢行本、罗七君等据铜山之险为寨,为西川兵马都监康延泽攻拔,即此。

  • 华阳县

    南朝宋大明年间置。治今四川剑阁县南。属南安郡。西魏改名黄安县。

  • 宁皇

    南宋皇帝赵扩庙号宁宗。“宁皇”即宁宗皇帝。

  • 汉安

    东汉顺帝年号(142—144)。凡三年。

  • 安塞军

    在今河北蔚县东。唐置。《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河东李克用以刘仁恭叛,将兵攻“至安塞军,”即此。

  • 祖州

    契丹耶律阿保机置,因阿保机的高祖、曾祖、祖、父皆出生于此,故名。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辖境相当今巴林左旗西南部分。金天会八年(1130)改为奉州。阿保机秋季狩猎多在此,建有西楼。城高二丈,西

  • 智铤

    明真定元氏(今属河北)人。万历举人,受业于赵南星,授知县。天启中附魏忠贤,擢御史,疏诋赵南星,劾罢徐光启等,官至太仆少卿。思宗即位定“逆案”,判徒三年,赎为民。

  • 皇册

    档案名称。清代宗人府档册。记载宗室王公、觉罗、世职章京等员爵位事项。每于年终由吏部知照宗人府会同内阁将皇册从大内领出,在保和殿将应添、应入、应改之处照式缮写后,仍送还。

  • 见“芒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