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法华器

法华器

陶瓷名词。又称珐华器。一种运用低温色釉装饰、类似于琉璃的器皿。主要产于山西,始于元代,盛行于明中期以后。胎与琉璃器相同,釉的配方亦大体相同,惟助熔剂不同,法华器以牙硝为助熔剂。山西所制法华器大多是小件的花瓶、香炉、动物等。

猜你喜欢

  • 翊府左郎将

    官名。(1)唐代十二卫所领翊卫府次官之一,各置一员,正五品上。(2)唐代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翊府次官之一,各置一员,正五品下。永徽三年(652)改为左翊军郎,显庆元年(656)复名左郎将。

  • 桓宣

    ?—344晋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初为丞相司马睿舍人。南中郎将王含请为参军。建武元年(317),助豫州刺史祖逖攻坞主樊雅,并说雅降。迁谯国内史。咸和三年(328),祖约与苏峻同反,遣将攻之,遂

  • 奏定任用教员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的组成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对各类各级学堂正、副教员的聘任资格及暂时延聘资格作有明确规定。

  • 主祠

    官名。掌祭祀。《吕氏春秋·季秋》:“命主祠祭禽于四方。”高诱注:“主祠,掌祀之官也。”

  • 宗正卿

    官名。汉、魏、两晋为宗正尊称。南朝梁、陈为正式官称,位列十二卿,掌皇族外戚属籍,由宗室充任,梁十三班,陈三品、中二千石。隋代置为宗正寺长官,历代沿置,亦称宗正寺卿。隋初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初因之,

  • 镇西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镇西路为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干崖长官司。参见“镇西路”。

  •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 后庭花

    后(後)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曲牌。南朝陈后主曾作《玉树后庭花》曲。唐时,入法曲。五代时,孙光宪等作《后庭花》曲,咏陈后主荒淫亡国事。杜牧诗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名句。双调,四十四

  • 京东陵

    通称东陵。清皇室陵墓群之一。在今河北遵化马兰峪,因其在京师之东,与易县之西陵相对应,故称京东陵。陵寝群坐落在昌瑞山南麓。始建于康熙二年(1663),有帝陵五:孝陵(世祖)、景陵(圣祖)、裕陵(高宗)、

  • 天地之性

    亦称天命之性、义理之性、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相对。宋理学家表达人性论之用语。张载《正蒙·诚明》:“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认为“气质之性”是恶的根源,只有去除“气质之性”的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