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法冠

法冠

即柱后惠文冠、獬豸冠。本为战国时楚王所戴之冠。秦御史、汉执法官吏、使节亦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魏、晋、南北朝多沿用,亦作侍御史等执法官的代称。唐代为御史大夫、中丞、御史之服。

猜你喜欢

  • 杨一鹏

    ①(?—1635)明临湘(今属湖南)人,字六有。万历进士。历官大理寺丞,削籍。崇祯六年(1633),以兵部左侍郎拜户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江北四府。八年,农民军攻陷凤阳,焚皇陵,以其在淮安

  • 宣统帝

    1906—1967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氏,名溥仪,字浩然。年号宣统。光绪帝侄,醇亲王载沣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仍居清宫,享受民国临时政府议定

  • 陈襄

    1017—1080北宋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学者称古灵先生。仁宗时进士,知河阳、常州,入为三司判官,知谏院,管勾国子监。以反对王安石新法出知陈州,徙杭州,迁枢密直学士判太常,判尚书都省。与同里

  • 越窑

    唐、五代、北宋初著名瓷窑。以今浙江上虞、余姚、慈溪所产为代表。绍兴、诸暨、鄞县、奉化、临海、黄岩等也都烧造越窑青瓷。唐代已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之誉。唐人陆羽《茶经》评价青瓷茶盏,置越窑于

  • 李兰秤漏

    北魏道士李兰创制的一种刻漏。见“秤漏”。

  • 毾㲪

    毛毯。一作��㲪。《后汉书·西域传》载天竺国有“好毾㲪”。李贤注引《埤苍》:“毛席也。”又引《释名》:“施之承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一说系

  • 瑶八峒

    明以来瑶族聚居地。在今湖南新宁县境,属越城岭山脉。分桃盆、黄金、圳源、麻林、大圳、深冲、黄背、罗源八峒,故名。清在大圳设总峒官统治。道光年间曾爆发瑶族蓝正樽、雷再浩等起义。

  • 太祝令

    官名。秦置,掌祭祀祝祷等,属奉常。西汉初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称祠祀。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更名庙祀。东汉复置,掌大祭祀时宣读祝文和迎神、送神等,秩六百石,隶太常。魏、晋、南朝宋皆七品,

  • 阴丽华

    见“阴皇后①”。

  • 庙干(幹)

    吏职名。唐国子监置二人,掌学庙洒扫之事。又太常寺汾祠署及前代帝王庙亦各置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