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河南尹

河南尹

官名。东汉建武十五年(39)置,为京都雒阳所在河南郡长官,设一员,二千石;有丞一员,为其副贰。主掌京都事务,春行属县,劝农桑,振乏绝;秋冬案讯囚徒,平其罪法;岁终遣吏上计;并举孝廉,典禁兵。三国魏都洛阳,沿置一员,三品。西晋都洛阳,仍置为河南郡长官,一员,三品。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置河南郡,设为长官,第三品。隋大业三年(607)改豫州为河南郡,置一员,正三品;以内史(通守)一员次之,改赞务为丞。唐开元元年(713)改洛州长史置,一员,从三品,通制府务,河南牧缺则行其事,为河南府实际长官,巡属县、劝农桑、观民风、录囚徒、阅丁口、考官吏、纠不法、举贤才,岁终更次入计;天宝元年(742)改为东都尹。宋代不常置,北宋前期为三品官。

猜你喜欢

  • 诏官

    特诏授官之谓,相对于常选而言。南朝皇帝提拔官员,可以不由选序。凡特诏授官者,即宣付诏诰局起草诏章奏闻,由天子敕可。然后以黄纸抄付门下省,由门下签诏,请付外施行。天子再画可,付选司行召。此类官谓之得诏官

  • 蓝谷

    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蒙山西南。《资治通鉴》:建兴元年(313),“刘琨与代公猗卢会于陉北,谋击汉,琨进据蓝谷”,即此。

  • 宝云

    ①(376—449)东晋南朝间凉州(治今甘肃武威)人。年少出家。东晋隆安元年(397),远游西域、天竺诸国,终至弗楼沙国。通诸国文义。后回长安,进业禅学于佛驮跋陀罗。曾随师至十六国后秦姚泓处说法,并代

  • 石头和尚

    即“希迁”。

  • 孙峻

    219—256三国时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字子远。孙坚季弟静之曾孙。初为武卫都尉,迁侍中。孙权卒,受遗命辅政,领武卫将军,故典宿卫,封都乡侯。建兴二年(253),伏兵杀诸葛恪于殿堂,迁丞相大将军,

  • 向为人

    春秋时宋国人。宋共公十三年(前576),任大司寇。同年,共公死,司马荡泽谋削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喜、公孙师率国人攻杀荡泽,他遂和鱼石、鳞朱等避祸奔楚。平公三年(前573),楚伐宋,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

  • 㜑洞寨

    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北。明景泰四年(1453),此寨土著起事反明。

  • 刘孝威

    南朝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孝绰六弟。以诗著名。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太清中,迁中庶子,兼通事舍人。侯景之乱,随司州刺史柳仲礼至安陆(今属湖北),病卒。有集,已佚。

  • 拂舞

    又名《白符舞》。杂舞名。相传起自三国东吴地区,以手执拂子(以麈之尾为之)而舞得名。应属吴舞,但其词却非吴歌。时有《白鸠篇》、《济济篇》、《独禄篇》、《碣石篇》和《淮南王篇》等五首歌诗。词多悲愤哀怨,歌

  • 大定府

    ①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置,治大定县(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大明城)。属中京道。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以南,河北滦河流域以东及辽宁大凌河上游一带。辽中京、金北京皆建于此。元初改为北京路。②清康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