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汤化龙

汤化龙

1874—1918

清末民初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字济武。清光绪进士,授法部主事。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宣统元年(1909)归国,被举为湖北咨议局议长。次年十六省咨议局代表开联合会于北京,推为主席,领衔上书吁请速开国会。三年参与组织宪友会。武昌起义爆发后,任湖北军政府政事部长。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院副局长,未赴任。参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并入统一党。4月又发起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后历充共和党干事、民主党干事长、进步党理事,并历任临时参议院副议长、众议院议长、教育总长兼学术委员长等职。1916年参与组织宪法研究会,发刊《晨钟报》(后更名《晨报》)。1918年一度任段祺瑞内阁内务总长。旋辞职,赴日、美考察,在加拿大遇刺身亡。

猜你喜欢

  • 政事舍人

    官名。辽代置。南面官,政事省官员,袭唐中书舍人之制,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及劳问有功将帅及大宾客,按察详决冤狱等事。政事省改称中书省后,改称中书舍人。

  • 窦笃

    ?—92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因姊为章帝皇后,得任黄门侍郎。和帝时迁卫尉,封郾侯。与兄大将军窦宪专断朝政,父子兄弟恃势骄纵,侵暴京师。永元四年(92)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除窦氏,被迫自杀。

  • 不空

    705—774唐时北天竺(印度)人,一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名智藏,号不空金刚,密宗创宗人之一。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二十岁随师金刚智至洛阳,译传五部密法。天宝二年(743,一说开元二十

  • 次丁

    又称半丁。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如晋代规定,男、女年十六至年六十为正丁,亦称全丁;年十五以下至年十三,年六十一以上至年六十五为次丁。

  • 六宜八忌养猪法

    清《豳凤广义》记载农家养猪之经验总结。“六宜”为:冬暖夏凉;窝棚小厂,以避风雨;饮食臭浊(即利用发酵饲料,改进饲料适口性);细筛拣柴;除虱去贼牙;药饵避瘟。“八忌”为:牝牡同圈;圈内泥泞;猛惊扰乱;急

  • 崇圣寺三塔

    即“崇圣寺塔”。

  • 右佥都御史

    官名。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为都察院职官,额二人,正五品,与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同掌都察院事。十七年升正四品。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后渐有以尚书、侍郎、少卿等官加授者。出外则为

  • 部尉

    官名。两汉、魏、晋时掌管一部治安之官。部为区域单位。或一郡分为几部,或一大城市分为几部。《汉书·尹翁归传》谓河东郡二十八县,分为两部。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各有四尉,即两城各分四部,设四部尉。《三国志·

  • 张云

    唐人,字景之,一字瑞卿。曾任起居舍人,后出为剑南西川成都府少尹。咸通十一年(870)南诏大举进围成都城,被唐军民奋起击退。他撰《咸通解围录》,记述其经过。

  • 司火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统司火下士。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