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永乐城之战

永乐城之战

宋夏战争重要战役之一。宋元丰四年(1081,西夏大安七年),宋乘西夏国内分裂,出兵取西夏银(今陕西米脂西北)、夏(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宥(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三州,然未留兵防守,旋败。次年,神宗纳徐禧议,在银州东南筑永乐城为银州治所,谋占夺西夏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城成,西夏倾全国之兵进攻,败宋军于城下,遂围城。城中乏水,渴死者大半,城破,守军覆没,徐禧等阵亡。此后,神宗被迫停止对西夏用兵,宋夏议和。

猜你喜欢

  • 张讷

    明四川阆中人。万历进士。天启中任御史,附魏忠贤,承其意首劾赵南星,请毁东林、关中、江右、徽州诸书院。思宗即位定“逆案”,判充军罪。

  • 银差

    即雇役、均徭代役银。明弘治、正德时,均徭杂役部分折银交纳,由官府雇人充役。如琼州府银、力两差共二千五百八十七役,其中银差有马夫、皂隶、斋夫、膳夫、门子、库子、斗级、清军书手、贴解户等,计九百四十二役,

  • 高南申

    唐时渤海辅国大将军、玄菟州刺史兼押衙官。乾元二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759)秋,为遣日正使,与副使高兴福等携日遣唐使藤原河清表文,护送河清使判官内藏全成等回国,访问日本,在对马登陆,十二月入日京。次年

  • 大统式

    又称中兴永式。西魏吏制。西魏大统元年(535)宇文泰令有司斟酌今古通变、可以益时者为二十四条,令百官熟记。七年,又颁职制十二条。十年,文帝令尚书苏绰总前后所颁三十六条,增删成五卷,作为法律之补充形式,

  • 中日会订大连海关试办章程

    清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九日(1907.5.30)清政府英籍总税务司赫德与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订于北京。包括《设关征税办法》及其副件。规定中国在大连设关征税,日本取得日人任税务司和租界进出口货物免税等特权。

  • 门父

    守门之隶。古代统治者对犯法者或俘虏,多刖其足以为守门隶。《管子·揆度》:“自言能为官不能为官者,刖以为门父。”

  • 高杰

    ?—1645明末清初陕西米脂人,字英吾,绰号翻山鹞。初为李自成部将,有骁勇名。明崇祯八年(1635)叛变降明,累官至总兵。弘光朝立,封兴平伯,为江北四镇之一,驻扬州城外。曾与黄得功交战争扬州,纵兵劫掠

  • 柯迴

    东汉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烧当羌首领。归顺王迁那玄孙。曹魏统一北方,被封为魏征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领护陇右诸部羌人。

  • 黄帝内经明堂

    即“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 九品混通

    一作九品相通。魏、晋、南北朝时赋税办法之一。《魏书·食货志》称:“先是天下户以九品混通,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此乃每户应纳之标准。而各户按资产多少分为九等,资产多者按高于标准量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