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毡衣去里

毡衣去里

清初防止科举考试中夹带的措施之一。参见“皮衣去面”。

猜你喜欢

  • 小黄门

    官名。东汉始置,由宦官充任。名义上隶属少府,秩六百石。位次中常侍,高于中黄门。侍从皇帝左右,收受尚书奏事,传宣帝命,掌宫廷内外、皇帝与后宫之间的联络。明帝、章帝之世,员额十人,和帝后增至二十人。以后权

  • 河睒

    唐代南诏地名。“河”指西洱河;睒,白蛮语意为州。其地商业发达,贾人贸易远至寻传(今澜沧江上游以西至祁鲜山以东地区)。即洱海西大理坝子。

  • 巡按御史

    官名。简称巡按。明清都察院专差御史。明洪武十年(1377),始派监察御史出巡地方。其后定制,北直隶设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虽官为七品,却是“代天子巡狩”,在地

  • 开原城

    今辽宁开原市北老城镇。本元至正后开元路治咸平,明洪武初废路,二十一年(1388)改开元为开原。后在此置三万卫、辽海卫。永乐三年(1405)设马市,同女真诸族贸易。七年设安乐州、自在州(后徙治于辽阳),

  • 训州

    唐置羁縻州。治今贵州盘县。天宝元年(742)属黔中郡,隶黔中道。乾元元年(758)属黔州都督府,大历十二年(777)属黔州经略招讨使。大顺元年(890)属武泰军节度使。宋初因之。绍定元年(1228)属

  • 棂星门

    又称乌头门、表楬、��。一种独立的院门。构造方法是两立柱间穿横梁,梁下安装二扇槅扇。由汉衡门演变而来。原较简陋,至唐宋时,才把两侧立柱加高,柱头装黑色瓦筒,

  • 职状

    见“职令状”。

  • 右帐内府

    见“左帐内府”。

  • 县亶

    春秋末年人,名亶,字子象。孔子学生。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

  • 琢玉轮

    用以解剖、琢磨玉石的铁圆盘。其切割原理与现代的砂轮同。琢玉时,用盆装水沙,一边脚踏圆盘转动,一边添沙剖玉,一点点地将玉划割。沙细若面粉,使琢玉时玉不会耗损。玉解剖后,再用镔铁刀施以精工巧艺。其记载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