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毕力克图

毕力克图

1609—1681

清蒙古正蓝旗人,博尔济吉忒氏。祖籍科尔沁。天聪间归降后金。历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侍郎、一等哈达哈哈番、议政大臣、平逆将军等。顺治初,参与镇压李自成起义军。顺治十一年(1654),曾从靖南将军珠玛喇攻明。

猜你喜欢

  • 开元新河

    见“三门运渠”。

  • 钦命事件查办处

    官署名。简称查办处。清代皇帝为调查审理某些特别重大的案件,颁特旨设立的临时性机构。清末刑部改为法部后始设。主要官员一般由法部和有关衙门的主官组成,办案情况须直接报告皇帝。

  • 左右两江道宣慰司

    元初置。元贞元年(1295),改称广西两江道宣慰司。至正末,改置广西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南宁路(今广西南宁市)。

  • 十药神书

    书名。元葛乾孙撰。成书于至正八年(1348)。收载十首治虚劳吐血的方剂,按甲乙丙丁等十字列序,故名十药。甲字十灰散和乙字花芯石散是止吐血的名方,其他为止血后补神及治疗咳嗽等方,均有效验,故称神书。方后

  • 陵川集

    书名。元郝经撰。三十九卷,附录一卷。郝经,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以籍名集;谥文忠,又题《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初刻于元延祐五年(1318),后散佚。明正德二年(1507)沁水李翰重刊于鄂州。清乾隆三年

  • 邹缉

    ?—1422明江西吉水人,字仲熙。洪武中举明经,任教谕。永乐初迁翰林侍讲,兼左中允,屡署国子监事,参修《永乐大典》。永乐十九年(1421)借三殿灾极陈时政得失,疏请还都南京,几得祸。居官清操如寒士。博

  • 则瓦

    古代测水之瓦。为掌握城外水之深度,在城内井墙置瓦为记,约与后世之水涨表同。《墨子·备水》:“置则瓦井中,视外水深丈以上,凿城内水渠。”

  • 丹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都县为丹川县。以县东丹水为名。治今山西晋城市东北高都镇。大业初为长平郡治。唐初属盖州。武德九年(626)省入晋城县。天祐二年(905)又改晋城县为丹川县,治今晋城市。为泽州治

  • 张承业

    846—922唐末五代时同州(治今陕西大荔)人,字继元。本姓康,幼被阉割,为懿宗内常侍张泰养子。昭宗时,被派往晋王李克用处任河东监军。克用死后,他尽力辅助其子存勗,存勗与梁夹河交战十余年,军国之事,多

  • 七梢砲

    见“砲”。